她不是伟大的科学家,也不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她是个小人物,她是闪闪发光的小人物,她在自己的岗位默默奉献着,她热爱自己的工作,她热爱自己的家庭,她爱自己的孩子和丈夫,为了集体和国家利益,她愿意牺牲个人的一切利益去换取更加崇高的集体利益。
一.从前是牛马:
向秀丽,1933年5月13日,出生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工人家庭里, 1938年广州沦陷前夕,5岁的她随家人逃难到肇庆,9岁就给地主当婢女,11岁就靠做童工过活,十二岁进火柴厂给资本家当童工。
二.翻身做主人:
1948年,年仅15岁的向秀丽到广州和平药厂做包装工,1952年,区党委派工作组进厂,发动工人,准备建立工会,向秀丽在工作组同志的帮助下,提高了认识,第一个提出入会要求。她入会后,又积极发动厂里的工人入会。在担任和平药厂基层工会组织员和女工委员后,她努力克服文化水平低的困难,勤奋学习,勤恳工作,经常同工人谈心,了解工人困难和意见,及时向组织反映予以解决,成为了厂里工人的贴心人。她坚持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并积极争取加入团的组织,曾写道:“不管什么雨暴风狂,山高水险,都要跟着红旗前进,冲破困难。”
她在工会组织的帮助、鼓励下,提高了工作信心,在"五反"运动中积极参加斗争。"五反"后,不法资本家消极对待生产,工厂原料缺乏,工人生活受到威胁,开展工作有困难,向秀丽这时曾有过消极想法,但在党和工会组织的帮助下,她大胆地向群众揭发不法资本家的阴谋,同职工一起设法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使工厂生产恢复正常。
解放初期,资本家怕工人,工人背后有工会,工会后面有共产党,共产党后面有人民军队、人民公安、人民警察、人民政府做坚强后盾。 共产党与人民一心一意,工人、工人阶级真正感到自己是当家作主的主人。
三.积极向上:
1954年11月27日,向秀丽在入团志愿书“为什么要求入团”一栏,向秀丽写道:
“解放前由于在反动派统治底下,我的思想被模糊了,故此在过去一般人都认为工人无前途的,正如解放初期,工人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组织起来,参加工会时,工会负责人亲到我做征求入会时,当时我是(原文为“系”,下同)漠不关心地不敢参加工会。但自从经过五反运动、民主改革运动一连串的政治学习之后,我对政治的认识提高一些,觉得我是一个工人,工人与党是分不开的,青年团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建立起来,为着要使我对政治能有更好的认识,故要求入团。”
1954年11月,向秀丽被批准为一名光荣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入团后,她更加努力为党工作,热情为工人办事,工人都称赞她“薄待自己,关心别人”。1958年10月,向秀丽被批准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何月馨 文物撷英·云欣赏——1954年向秀丽的入团志愿书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2024-07-18 )
四.舍生取义:
1954年,向秀丽加入团组织、1958年10月,申请要求加入共产党组织。并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1958年12月31日当天晚上,正在车间忙碌的向秀丽看到同事蔡秋梅无法自己一个人将20公斤重的无水酒精倒入量筒里。热心肠的向秀丽当即想搭把手,帮着蔡秋梅把无水酒精一起倒进量筒里。 就在她们一起倒第三杯的时候,瓶子忽然倾斜,失去了平衡的圆底瓶子滚落到地上,里面的无水酒精洒了一地,也顺势溅到了向秀丽的身上。
酒精向四周流去,因受附近制药用的正在燃烧的10个煤炉热辐射,酒精迅速燃烧起来。如不及时救熄,将会引起不远处60多公斤易燃易爆的金属钠爆炸。一旦金属钠爆炸将引起整个厂区及附近居民区的重大火灾。此时,向秀丽毅然决然侧身卧地,用自己弱小身躯截住燃烧酒精的蔓延,与烈焰展开殊死搏斗,最终避免了一场恶性爆炸事故的发生。
而向秀丽就被大火严重烧伤,烧伤面积达67%,其中二、三度烧伤占65%。她在医院休克了三天三夜,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工厂的损失和同事们的安全情况。但最后仍然因伤势严重而牺牲,终年仅有25岁。
五.精神永存:
1959年1月18日,中共广州市中区委员会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广州中区委员会追认她为中共正式党员,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向秀丽为革命烈士。何济公药厂所在地的行政街改名为秀丽街。
《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纷纷报道向秀丽的感人事迹。当时的中央首长和省、市领导林伯渠、董必武、陈毅、郭沫若和陶铸、朱光、王德、区梦觉等为向秀丽写诗题词。
林伯渠在诗中写道:
"磊落光明向秀丽,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
向秀丽舍身救火的事迹,持续被引用及传扬,例如跳橡皮筋时的歌谣,"向秀丽,顶呱呱,雄雄烈火也不怕,英勇牺牲为国家。"京韵大鼓曲目"党的好女儿向秀丽"。
1982年8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将下九路何济公药厂的楼宇命名为"秀丽楼",让她的高尚精神世代相传。
2009年,在建国60周年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向秀丽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25日,向秀丽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向秀丽精神”是社会主义国家爱岗敬业每一位工人的浓缩,是各行各业人士热爱工作、无私奉献的象征。我们身边有无数的“向秀丽们”,他们是默默耕耘的亿万工人农民。他们吃的是草而挤出的是牛奶羊奶。
六.后继有人:
向秀丽牺牲时,她儿子年仅一岁半。现如今,她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年过半百,用自己的言行弘扬和践行着母亲的精神。向秀丽同志的儿子名叫崔定邦,失去母亲之时,崔定邦尚且年幼无知。
长大后的崔定邦多次听到过人们对母亲的赞扬,感到无比的自豪。他深知母亲留给他的是多么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将是永不磨灭的。
每当崔定邦遇到磨难的时候,总会想起敢于同大火拼搏的母亲,每每想起母亲的舍生取义,想起母亲的奋不顾身,崔定邦就会有无限的力量和信心。
多年以来,崔定邦一直致力于传播“向秀丽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也希望母亲的精神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拿起勇气、度过难关。(救火英雄向秀丽舍身救火,牺牲时儿子不到两岁,如今现状如何2025-02-28 )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