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大家好,我是老猫,请问同志们有没有看到过这张叫做特朗普地图的地图,老猫把地图进行了翻译方便大家更好的看,咱们先从右上角开始看:首先是格陵兰岛被插上美国国旗,下面是在纽约的特朗普大楼、华盛顿白宫、佛罗里达海湖庄园,再下面是美国在古巴的关塔那摩监狱、标注美国国旗的巴拿马运河,还有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墨西哥湾被改成了美国湾,左边看完了再看右边首先是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高墙,下面是阿拉斯加和美国第一高峰麦金利山,以及夏威夷。
这张特朗普地图老猫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格陵兰岛和巴拿马运河成美国的了,充分体现出特朗普开疆拓土不要脸的强烈意愿,不过还好没有把加拿大作为美国的一个州画进来,毕竟吞并加拿大的可能性真不能算大,但是吞并格陵兰和巴拿马运河还真有这个可能,真不是它自己在哪里异想天开?看着这张特朗普地图,大家发现个问题没,就是为什么特朗普在新任期刚开始就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开疆拓土欲望,不惜背刺盟友,和过去美国常用的经济侵略殖民手段大相径庭,特朗普怎么就直接明牌了,装都不装了,演也不演了,这背后的意图和逻辑到底是什么?
老猫个人认为这些从根本上可以看做是特朗普新帝国主义的表现,其实特朗普的新帝国主义和它的新右翼运动本质上是一回事,新右翼运动偏向于美国国内,新帝国主义侧重于世界范围,新帝国主义和新右翼运动一样关键在于更新了,而不是更右了!老猫尝试通过新帝国主义理论来解答咱们开始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特朗普在25年如此狂烈的要求开疆拓土?同时也借此来向同志们展现其新帝国主义理论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首先是出于地缘战略扩张,特朗普明确提出对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及加拿大的控制意图,其目标不仅是领土扩张,更是争夺北极航道控制权、全球贸易咽喉要道及关键资源(如稀土、能源)。例如,格陵兰岛被视为北极资源开发的战略支点,而巴拿马运河则是美国控制全球贸易流量的重要关键节点之一。
同时这也是其 “新门罗主义”的实践,提出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暗示北美大陆应整合为“美国大陆”,是延续19世纪“天定命运论”的扩张逻辑,但以经济胁迫取代传统军事占领。
其次是经济利益的驱动,特朗普推动制造业回归的核心是控制“三场”——矿场(资源)、工场(生产)和市场(贸易)。例如,施压乌克兰停火以获取其关键矿产协议,通过兼并加拿大、控制格陵兰岛获取稀土和能源。以高关税威胁盟友(如丹麦、加拿大),要求其接受美国的资源分配规则。例如,声称若丹麦拒绝出售格陵兰岛,将对其征收“非常高”的关税。
还有是美国国内矛盾的转移,以“美国优先”为口号,通过煽动性言论(如“收回运河”“合并加拿大”)强化民族主义情绪,迎合保守派选民对“强大美国”的期待。这种“表演性政策”虽缺乏实质计划,却能转移国内矛盾并巩固支持基础。
与传统帝国主义相比新帝国主义是表演性与现实利益的交织,象征性威胁取代实际占领特朗普的领土主张更多是“虚张声势”,旨在制造外交杠杆或舆论焦点,而非真正实施军事吞并。特别是对加拿大的“合并”威胁实为施压其接受贸易条件。不同于传统帝国主义依赖国际规则(如门罗主义),特朗普直接否定多边机制,强调“强者即规则”,甚至对盟友采取高压手段。
新帝国主义的政策更加侧重短期政治收益,如选举支持、经济利益,造成长期外交利益的损失,激化盟友特别是和欧洲的矛盾导致欧洲反美情绪上升。
总而言之,特朗普的新帝国主义本质是强权实用主义,其核心目标并非传统领土扩张,而是通过经济胁迫、资源垄断和地缘控制重构美国霸权。这一策略兼具现实利益考量与政治表演性,既是应对多极化挑战的激进尝试,也是巩固美国国内权力的工具。特朗普的新帝国主义,新在表现形式上其美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太大的变化,有句话能够很好的概括美帝国主义的本质,那就是“穷则小院高墙 达则世界帝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