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国务院发布《意见》针对涉企收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5-03-29 12:46:56

涉及企业的收费纷繁复杂,一些违规收费问题也时而发生。怎么管好这一收费,始终是摆在监管层面前的一道难题。

3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开了《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针对当前涉企收费问题“对症下药”,以强化监管,加大违规收费治理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目前涉企收费问题之一,是收费政策数量多,不少企业往往不清楚具体收费项目及标准。

对此,近些年中央相关部门已经对外公布了全国性及中央部委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全国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而不少省市也公开了当地相关收费清单。

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进一步完善是此次《意见》一大亮点。

比如,《意见》要求,行业主管部门要制定本部门及下属单位综合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涵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证金、经营服务性收费等收费项目,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水平,实现每个部门涉企收费一张目录清单全覆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更新发布收费目录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

与此同时,《意见》要求加强涉企收费政策常态化宣传解读,让企业了解收费政策。

为了防止相关部门违规出台新的涉企收费政策,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比如,发展改革、司法行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按规定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等工作时,要加强对新出台涉企收费政策合法性、公平性以及社会预期影响等方面的评估审核。

《意见》强调,市场监管总局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和论证工作指引,明确职责、依据、范围、标准、规则等;对存量涉企收费政策开展专项整治,依法依规清理违规收费政策,违法违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

另外,《意见》还要求健全涉企收费跟踪监测制度,并健全涉企收费问题线索收集和处理机制。比如,综合利用市场监管、行业监管、信用监管等手段,依法加大对违规收费主体的惩戒力度。

目前一些部门或单位利用强势地位或信息优势将本应由自身承担的成本通过收费转嫁给企业、有的借助行政权力和影响力“搭车收费”、有的利用市场优势地位设置不合理收费项目或收取过高费用。对于这些违规收费行为,国务院进一步加强监管。

《意见》明确,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清理没有法律法规或国务院决定依据的中介服务事项,不得违规新增中介服务事项,不得将政务服务事项转为中介服务事项;属于政府管理职责的委托服务事项,相关费用由行政审批管理部门支付,不得转嫁给企业。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确保《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落实落地,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压实各方责任。如尽快建立并对外公布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研究制定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和论证工作指引,明确职责、依据、范围等,加强对存量政策的清理规范,对新出台政策严格审核把关。

近些年国家持续整治涉企违规收费,收费项目逐步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保持稳定。

根据财政部披露的2025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2024年中央财政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约为653亿元,2025年预计降至470亿元,同比下降28.1%,主要是根据有关收费项目变动情况测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