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一片树叶的生态嬗变——“好熟茶·永德造”现场观察

发布时间:2025-03-29 10:07:36

  怒江东岸,河谷季风温润三山四水;天地之间,年均17.4℃蕴养古茶灵韵。

  临沧市永德县位于云南大叶种茶的“黄金生长带”,怒江断裂沉降及褶皱隆起造就了独特的水土,为熟茶提供了优质原料,孕育出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永德味”。

  从一片茶叶到“熟茶之都”,近年来,永德县围绕“好熟茶·永德造”定位,从基地建设到企业培育,从品牌打造到科研攻关,全链条推动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随着《永德熟茶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这片茶叶正以“区域公共品牌”的新身份,书写一个古老产区破茧成蝶的新篇。

永德县勐板乡忙肺村茶山秀美景色。

  自然馈赠 怒江畔的茶韵密码

  “永德熟茶的秘密,都藏在这片叶子里。”永德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的茶台前,高级农艺师徐德华取出一块乌润的熟茶,向记者娓娓道来。

  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永德拥有悠久的茶叶种植历史。特殊的地质构造使这里成为临沧市受湍急怒江气流影响最显著的产茶区,为茶树生长和内含物质积累提供了独特条件。全县25.22万亩茶园中,14.8万亩为传统古茶园,这些珍贵的古茶树为永德熟茶提供了优质的原料保障。温和的气候、较小的昼夜温差,再辅以永德境内的山泉水进行湿水发酵,共同构筑了熟茶发酵的黄金环境,更赋予永德熟茶醇厚的口感和陈香的底蕴。

  将沸水注入茶杯,红浓透亮的茶汤腾起袅袅雾气。“永德生产的普洱熟茶有着明显的回甘生津,茶气强烈厚重,这源于茶叶中丰富的水浸出物。”徐德华介绍,永德熟茶的水浸出物在38%至45%,高于全省平均值。通常水浸出物越高,茶汤口感越醇厚,滋味越浓郁。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永德熟茶开始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并以其内质丰富、茶味适中、茶香浓郁得到业界一致好评。

  “这几年,永德熟茶的市场份额和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我家8亩茶园,去年茶叶收入将近5万元。”永德县德党镇岩岸山村村民唐现毛说。

  2024年,永德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5.22万亩,毛茶产量2.3万吨,实现农业产值9.1亿元,带动5.35万户21.72万名茶农增收。其中,熟茶产量1.6万吨,产值达17.7亿元,成为拉动产业增长、促农增收的重要引擎。

  成绩的背后,是熟茶产业为县域茶产业开辟的新路径。永德县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贺新伟表示:“熟茶产业的发展,让我们能够充分整合全县各茶区原料资源。通过制定、发布、实施《永德熟茶团体标准》,有效盘活茶区资源,拓宽了茶农销售渠道,实现产业提质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匠心传承 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永德县鑫源茶厂的发酵车间里,湿润的空气中氤氲着熟普特有的陈醇气息。深褐色的发酵堆整齐排列,覆盖其上的麻布蒸腾着水汽。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指尖轻捻发酵中的茶叶,指导着年轻工人掌握制茶技艺的关键要领——这一幕,正是永德熟茶百年传承的生动缩影。

  永德熟茶生产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民国,彼时的永德茶叶经过蒸压外销,为永德普洱茶生产拉开了序幕;20世纪70年代,永德率先在临沧试制普洱熟茶,成为行业开拓者;20世纪80年代,永德生产的熟茶达到省级普洱熟茶标准,生产规模持续扩大;20世纪90年代至今,民营茶企接过普洱熟茶生产大旗,产业蓬勃发展……制茶工艺经过40余年的传承与改良创新,形成一套具有永德特色的传承技艺。

  永德熟茶独特的品质特征,得益于当地制茶师傅对发酵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关键参数的精准把控。作为最早学习、研究熟茶制作工艺的老茶人之一,普洱茶传承工艺大师杨新文如今仍活跃在各茶厂,指导杀青、烘干、渥堆等关键工序。“传统手艺是永德熟茶的根,这根必须扎得深。”杨新文说道。

  永德县鑫源茶厂负责人杨丽燕是杨新文的女儿,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传统手艺,更通过个性化定制产品拓展销路。“我们保留了父辈奠定的基础底蕴,还通过微调工艺满足不同客群需求。”杨丽燕介绍,通过严控原料、精进制艺、强化品牌,她们正推动“好熟茶·永德造”走向世界。

  俄罗斯茶叶客商狄玛(Dima)采购永德县鑫源茶厂的茶已经有13年之久。近日,他专程造访梅子箐古茶园,在亲眼见到树龄达2000年的古茶树,并深度体验杀青、揉捻等传统制茶工艺后,狄玛表示:“永德熟茶兼具古树原料、高品质和一流的工艺,在海外市场极具竞争力。”

  2024年,永德县44家SC认证茶企中,22家已跻身规模以上企业行列,368家初制所全部达标。目前全县38家具备熟茶生产资质的企业,通过“企业 基地 合作社 农户”模式,构建起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追溯体系,确保每一片茶叶的品质可查可控。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人才梯队的支撑。随着市场对永德熟茶认知度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民营茶企蓬勃发展,培养出一支专业化的普洱熟茶加工技术队伍。如今,永德所有SC认证茶企都建立了成熟的熟茶加工技术团队,几代茶人的智慧结晶,将铸就永德“熟茶之都”的美誉。

“棠梨春”茶叶直播间。

  品牌崛起 从深山茶韵到世界飘香

  “我面前的这款是永德比较有代表性的忙肺熟茶。”云南中源茶业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主播手持“棠梨春”茶饼,向大家介绍熟茶产品。

  近年来,永德县以“好熟茶·永德造”为品牌定位,创建“区域公用品牌 企业品牌 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体系。通过整合熟茶企业资源,打造了永镇、雄峰、仙人觅等知名品牌,形成了独特的“永德味”品牌培育模式。通过开展茶叶商标、茶叶地理标志品牌等申报、注册、登记及管理使用工作,引导企业、个人争创专利权、工艺大师等知识产权及称号,发挥品牌效能,实现品牌带动增值,不断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

  2024年底,永德获得茶叶类商标400余个、茶叶专利权3项,获评中国制茶大师1人、云南省普洱茶传承工艺大师1人,“永德熟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近年来,县里带领我们企业参加茶博会、各类茶展,推进线下市场与线上市场融合发展,市场占有范围不断扩大。”云南中源茶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萍介绍,线下市场采取政府组团、流动跟团、背包市场等方式,组织茶企参加昆明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深圳等地举办的茶叶展销会,既巩固南方普洱茶主流市场,又促进北方市场消费转型升级。2024年,会展平台现场茶叶销售收入0.79亿元,签订茶叶购销协议金额1.98亿元。线上市场采取办班培训、跟团学习、请团代播等形式,目前入驻京东、天猫、淘宝、拼多多、抖音等平台,销售主体60余个。

  永德县加强与云南省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张颖君工作站)的科研合作,进一步打响“永德熟茶”品牌。建站期间,专家团队与建站单位共同完成了多项科研项目,在永德普洱熟茶原料及熟茶样品的分析实验,以及永德普洱熟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成功完成普洱熟茶相关内含物质数据的分析研究,为永德熟茶生产标准的制定和优质茶树品种的选育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及数据基础,推动永德熟茶生产技术升级。2025年1月1日,《永德熟茶团体标准》发布实施。

  “《永德熟茶团体标准》的实施是走向标准化发展的关键一步。”贺新伟表示,下一步,永德县将通过茶旅融合,探索“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永德熟茶的品牌影响力。

  夕阳染红茶山,永德熟茶的故事仍在续写。从古茶树的年轮到现代化的车间,从茶马古道的蹄印到电商物流的轨迹,永德氤氲的茶气里升腾着一个产业的蝶变轨迹,将“永德味”的传奇书写进新时代的篇章。

  云报全媒体记者 隋鑫 李彤 李春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