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宾居镇:党建引领蓄势赋能,集体经济多点开花
近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宾居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基础、市场为靶向,全面实施“聚合力、促项目、兴产业、谋发展”的总体思路,打出“党建引航、项目推动、聚集优势、多方共赢”的组合拳,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活力。2024年宾居镇村集体经济收入总数219.5万元,平均27.4万元,位居全县第一,其中清河、宾居两社区更以77.72万、72.54万元收入领跑全县,交出了一份“党建强、产业兴、集体富”的发展答卷。
组织保障蓄“势能”,夯实发展基础。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建立“书记领办”推进机制,镇村两级书记领衔领办,逐村摸实情、查问题、找方法,实行“一村一策”、台账管理,8名村(社区)党总支书记领办中央省州县扶持项目5个。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制度,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纳入基层党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调动村(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面完成8个村(社区)届中分析研判,调整优化村组干部5名,发展农村党员6名,储备村级后备干部50名,着力锻造一支会服务、懂经济、善管理、通技术的基层党组织队伍,强化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作用。
整合资源挖“潜能”,激活发展要素。聚焦柑橘、葡萄、大蒜等资源优势,全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的联农富农机制持续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政府部门牵引拓展新的绿色农业市场蓝海,龙头企业制定标准引领产业升级,村集体入股激活沉睡资源,农户参与分红共享发展成果。石马村党总支采取“党组织 家庭农场”模式,将村集体闲置荒山和省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资金50万元入股到家庭农场,每年享受不低于3.5万元的分红,合作期满10年后归还本金。必军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探索形成“二次返利 服务协作”有效带动模式,按农户与合作社各交易环节对应的积分对农户进行二次返利,2019年至2024年,合作社年度积分返利累计达408万元。宾居社区在商贸街承办了“2024年越析印象集市”展销会,招引200余家客商进行了为期15天的展销会,为村集体增收22.6万元。
组团发力增“动能”,拓宽发展路径。实施“党组织 龙头企业(合作社) 基地 农户(贫困户)”发展模式,大力招引一批综合实力强、带动能力好的企业参与项目联建。“村企结对”引项目。杨官村党总支盘活12亩闲置集体土地,采用“党组织 企业”的形式谋划实施了“橘葡仓”集体经济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营性收入不低于14万元,增加村民务工收入100余万元。“村村联合”链资源。打破镇域、村域限制,采取多方筹资、多村合股等方式和异地投资、抱团发展的“飞地”合作利益联结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清河社区特色果蔬供应中心建设项目每年为4个村村集体经济增收共45万元,宾居社区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预计带动10个村(社区)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
优化机制提“效能”,提升发展质效。坚持“服务重于招引”,把服务企业摆在突出位置,带头推动“书记院坝协商会”“访企问需促发展”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分析解决基础配套设施、融资、用人、税务、用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20余个,让企业安心投资、放心创业、舒心发展。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创收奖惩机制,《宾川县村集体经济创收增收奖惩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了当年度集体经营性收入超出5万元的,超出部分可按年度和比例分段提取、累计补贴方式测算奖励资金,把巩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与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相挂钩,2025年清河社区、石马村委会兑现村组干部集体经济创收增收奖励10.23万元,有效激励村组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董绍阳)
责任编辑: 郭小煜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