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本周末将迎来首个清明祭扫高峰日

发布时间:2025-03-26 04:11:09

原标题:本周末将迎来首个清明祭扫高峰日

昨(25)日,北京市2025年清明祭扫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根据今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将3月22日至4月10日确定为祭扫服务集中日,共计20天。其中,3月29日、30日(双休日),4月4日、5日、6日(清明假期)共5天为祭扫服务高峰日。今年,本市继续提供现场祭扫、代为祭扫、网络祭扫三种祭扫服务。需要注意的是,清明期间市民旅游和祭扫活动交织,倡导市民错峰祭扫。同时,今年清明森林防火形势较往年严峻,倡导广大市民自觉抵制烧纸焚香等陋习,祭扫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

继续提供三种祭扫服务

会上,北京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志伟介绍,今年本市继续提供现场祭扫、代为祭扫、网络祭扫三种祭扫服务。

现场祭扫方面,市民可根据自身的祭扫需求,直接前往园区进行现场祭扫。为做好祭扫服务,各殡葬服务机构结合实际设立了便民服务台,免费提供各类祭扫用具用品、祭祀鲜花、应急药品、热水纸杯、雨伞雨衣等物资。

在代为祭扫方面,不到现场祭扫的市民可通过市民政局门户网站清明祭扫专栏、“北京民政”微信公众号或“京通”小程序进入殡葬服务预约系统,申请由公墓代为祭扫。公墓将免费提供擦拭墓碑、敬献鲜花等基本服务,其他延伸服务项目可与公墓另行议定。

在网络祭扫方面,市民可通过首都之窗、北京市民政局官方网站的2025年清明节网上祭扫服务专区,开展寄语、献花等网上祭奠。

“清明期间,市民旅游和祭扫活动交织,预计会出现多个瞬时人流、车流高峰,倡导市民朋友优先选择代为祭扫和网络祭扫服务,确需到现场祭扫的市民朋友,鼓励节前、节后错峰祭扫。”杨志伟说。

祭扫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

“从总体上看,今年清明祭扫森林防火形势较往年异常严峻复杂。”北京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高云飞介绍,从天候物候条件看,去年12月以来,本市有效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近70%,平均气温14℃左右,比常年同期(13.2℃)略偏高1℃,且清明节期间大风天气较多、空气干燥、林下可燃物湿度值持续下降,部分监测站点数据已接近极度易燃数值。

高云飞表示,从社会活动看,清明前后集中祭扫、春耕生产、郊游踏青等活动频繁,人员流动性大,受传统习惯影响,烧纸焚香、违规农事用火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部分市民违规携带火种进山、随意丢弃烟头等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使得野外火源管控压力激增。从历史规律看,2019年以来,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27起,其中16起发生在清明祭扫期,占比近60%,上坟烧纸、违规农事用火、电线打火、施工作业跑火是主要诱发因素。

高云飞表示:“近期本市3天内连续发生两起山火,虽然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扑灭,但是反思山火发生原因,教训极其深刻。其中,3月20日,门头沟区雁翅镇因林缘耕地水泵房供电线路受大风天气作用产生短路打火,引燃地面杂草,迅速蔓延引发山火;22日,房山区张坊镇一村民上坟烧纸引发山火,肇事人员涉嫌失火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破中。”

他向广大市民发出三点倡议,一是文明祭扫,绿色追思。倡导采用鲜花祭祀、植树缅怀、家庭追思等低碳方式,自觉抵制烧纸焚香等陋习。二是严守规定,杜绝隐患。进入林区请主动配合检查,严禁携带火种、易燃物品,切勿在林区及周边吸烟、野炊、烧荒或违规烧秸秆。三是科学避险,安全救火。如遇到火情,务必保持冷静,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并立即拨打12119或119电话报警,切勿盲目扑救。

杨志伟也提醒,为切实保障祭扫安全,各殡仪馆、公墓等祭扫场所内严禁使用明火、吸烟、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请市民朋友理解。

将组织多批次骨灰海葬活动

近年来,本市持续推行绿色生态安葬。一段时期以来,本市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对选择海葬、自然葬的,免费提供遗体接运、冷藏、整容、告别、火化及骨灰寄存等殡仪服务。

杨志伟介绍,本市骨灰海葬自1994年启动,截至目前,共安葬逝者近4万名,服务随行家属十余万人次。特别是近十年,公众接受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骨灰海葬量已经达到年火化量的4%。为进一步推进绿色生态安葬,2017年,本市又推出了自然葬服务。今年清明期间,本市将精心组织多批次骨灰海葬活动,并计划在天津港举办京津冀协同骨灰海葬启航活动,在长青生命纪念园举办生态葬公祭活动。

“提示广大市民朋友,遵守《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不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抛撒丧葬祭奠物品,倡导市民朋友选择鲜花祭祀、植树纪念、网络祭扫、代为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同时,请大家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错峰出行,确保清明祭扫安全。”杨志伟说。(记者 蒋若静)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