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云南马关政协“花田议事”解锁“赏花经济”长红密码

发布时间:2025-03-20 19:07:31

  春日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夹寒箐镇上布高村,千亩油菜花海灿烂盛放,金黄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这片金色花海里,一场特殊的院坝协商议事会正热烈进行着,为马关县旅居产业的发展探寻破题之法。

  今年2月,一句“我在上布高金色花海里等你!”的浪漫邀约,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借助民族节庆的东风以及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上布高村的油菜花海成为了现象级的“网红打卡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这里斩获了百万流量,吸引了3.5万游客慕名前来,共同赴这场“山水与烟火”之约。

  然而,在这爆红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础设施的滞后,如停车难、如厕难;文化挖掘的不足,壮族丰富的民间故事难以生动呈现;以及业态单一等问题逐渐显现,制约着当地“赏花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充分发挥政协在助力农旅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旅居云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乡村实景体验,让马关的“山水田园”真正成为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将游客流量切实转化为经济增量,马关县政协经过深入调研和精心筹备,于3月17日,将2025年首场院坝协商议事会“花田议事集众智・农旅融合话丰年”搬到了上布高村的油菜花田间。

  在怒放的油菜花的簇拥下,协商会正式开场。州、县领导与文旅专家、职能部门负责人、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共同直面乡村振兴中的现实问题。“赏花经济”如何才能持久绽放?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村民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毫不避讳地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期盼和担忧。“我们寨子越来越美了,但一到枯水期水就不够吃。”“壮族传统节日我们还是自己玩,民间故事多就是讲不出来。”“来看油菜花的人多车也多,就是停车上厕所都不方便。”“我们想开办农家乐,但没有经验也没有培训过……”这些直击痛点、难点、热点的问题,反映出了村民们对发展旅居产业的迫切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面对村民们的诉求,现场气氛热烈。交通、水务、农科、文旅等相关单位负责人认真聆听、详细记录,随后逐一给出了针对性强且直击要害的答复:“饮水工程建设方案已成形,旱季用水不再难。”“要让游客从‘拍照打卡’升级为‘沉浸体验’,深度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开发四季花海景观,打造不落幕的田园剧场,吸引游客四季常来……”

  这场协商会,群众提出的问题得到了当面解释答复,现场进行了深度的协商互动,充分表达了各方的意见,生动地展现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民主协商氛围。经过3个小时的激烈讨论,会议最终形成了破局方略,并达成了四个重要共识来推动发展: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全域旅游图谱,打造“一季主导、四季可游”的产品矩阵,让游客无论何时来到上布高村,都能有独特的体验;开展基建攻坚,积极争取建成停车场、智慧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注重文化赋能,建立非遗活态传承基地,将壮族等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化人才筑基,开展乡村旅游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旅居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对此,文山州政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把协商桌搬到田间地头的创新形式是“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真正做到了深入群众、倾听民意。参加本次协商议事活动的干部群众也纷纷表示,在加快旅居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大家将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努力争取各方支持,携手并进,创新求索,同心同向推动院坝协商更加精彩,同心同力助推康养旅居发展更放异彩。

  当雨雾弥漫在金色的花海中,这场别开生面的协商会落下了帷幕。但对于上布高村来说,属于它的乡村振兴故事才刚刚启幕。从“流量狂欢”到“留量深耕”,这个边城村寨正书写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田园马关”的春天故事,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云南网记者 彭锡 通讯员 王坚 王代波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