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基层治理好方法丨暖“新”与暖心的双向奔赴
河南日报记者 王小萍 王雪红 通讯员 白银超
“这个全天候开放的‘暖心驿站’真是及时雨,不仅能加热自带饭菜,还能给设备续航。”2月19日,义马市千秋路街道民安社区“暖心驿站”内暖意融融,正在给手机充电的外卖骑手张宁说。
张宁所在的“暖心驿站”,周边聚集着56家餐饮店铺,日均外卖订单突破2000单,是城区外卖骑手最密集的枢纽点。
针对新就业群体“分布散如星、聚时急如蜂”的特点,义马市整合城市公共空间资源,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辟出38个“暖心驿站”,内设折叠式小憩椅、恒温饮水机等设施,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商户建立“暖新蜂巢、暖新驿角”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感受城市温度的同时,还摇身一变化身社区治理的“流动网格员”。在兴苑社区驿站,快递员蔡京坤的摩托车后备箱上,“流动网格员”这几个字格外显眼。“以前送完快递就走人,现在送快递总会多留个心眼儿,随时关注一下社区群里实时跳动的图文信息,帮街坊邻居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转变是义马市党建引领“两新”群体建立党“新”联建机制的一个探索。通过党建引领,在新业态群体成立“新蜂”志愿服务队,将外卖骑手、快递员转化为“流动网格员”参与社区治理。
“兴苑社区是万人大社区,我们在社区率先试点组建3支‘新蜂’志愿服务队,吸纳23名外卖骑手、快递员成为‘流动网格员’参与社区治理,同时建立‘随手拍’微信群,他们将送货过程中发现的治理问题和隐患通过微信群反馈,由街道社区及时跟进处置。”义马市千秋路街道兴苑社区党委书记赵亚宾说。
在社区工作日志上,有着这样的记录:一位外卖骑手上报飞线充电隐患,促成小区集中安装智能充电桩;一位快递员发现一位独居老人有异常情况,避免了意外发生……
据统计,自“新蜂”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通过外卖骑手、快递员上报解决的隐患100余件,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流动网格员”协助排查违规燃放烟花爆竹、为独居老人代购药品,社区治理响应时效从以往的“24小时响应”提升至“1小时到位”,处置满意率达90%以上。
小小群体映照着义马市基层治理的大格局。“流动网格员”正成为激活新业态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创新枢纽,这些穿行于街头巷尾的“城市蜜蜂”,正用车轮丈量出党群连心、共建共治的实践轨迹。
治理妙招
网格化治理是城市治理的有力抓手,义马市开展全域网格化治理探索,重构网格化治理体系,深化“多格合一”治理成效,形成“纵向贯通街道—社区—网格、横向覆盖全市人口”的全域治理网络,采取从街道科室优秀干部中“派”、从社会工作力量中“选”、从物业管理人员中“请”、从居民群众骨干中“推”等方式,优化网格员队伍,让更多力量参与到基层高效能治理中来,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