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履职尽责这一年丨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鼓与呼
河南日报记者 金京艺
时代进步、产业发展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一线产业工人该如何立足岗位、更有作为?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注重技术创新是关键。”2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能源集团永煤公司车集煤矿机电一队电工班班长游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游弋看来,产业工人的“工匠精神”不仅要体现在工作上,也应体现在人大代表的履职中。
为了更好地为人民代言,去年,游弋的履职日程十分紧凑:多次围绕煤炭行业发展、技能人才培养到产业一线、职业院校走访调研;赴郑州、洛阳等地参加驻豫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倾听民意、汇集民智、征集建议;坚守生产一线,与同事们一起研究各种煤矿机械电控设备的“疑难杂症”,争取攻克更多技术难题。
从一名初中未毕业的劳务工,成长为矿井维修电工高级技师;从一个只会拧螺丝、剪电线的普通工人,到玩转机电设备的“技能大师”,再到成立个人工作室、探索出煤矿井下防晃电技术等各类应用创新100多项、为企业累计创收超亿元……坚守产业一线20余年,游弋深感知识、技能、创新对于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也更加理解“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
游弋认为,技能人才的成长,本身就是传承弘扬工匠精神的过程。“工匠精神中的‘匠’字就意味着要在专业领域对自己‘斤斤计较’些,要揽瓷器活,必先练就金刚钻。”
煤矿瓦斯防喷装置一直是瓦斯治理环节的难点。这些年,游弋带领工作室的同事们反复钻研学习,围绕问题难点找思路、想办法,自行绘制图纸资料,反复制作、试验、试用、完善,终于在去年获得了喜人突破:完成球体瓦斯防喷装置、矿用多功能瓦斯防喷车等研制,获得3项专利授权,提交4项专利申报,有效解决了企业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
在生产一线,游弋还是同事们眼中的“活字典”。在为大家解难题的同时,他还积极开展“传帮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技能人才。
“将工匠精神更好传承。”游弋笔记本扉页上的话令人印象深刻。而在他的电脑里,一份要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工匠文化的建议”业已成稿……
记者手记
采访游弋时正值周末,彼时,他正在为工友们开展线下技能培训。而这样的培训,游弋去年一直在坚持,先后帮助300余名技能人才从中受益。工友们都说游弋的课特别“实惠”,知识、技术、经验都能学到。
有人提醒他:“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你不留一手,将来可咋整?”游弋的回答很硬气:“不怕教会别人,关键是自己要不断提高。”因为他坚信:甘做基石,方成栋梁。产业工人只有多些技术傍身,才能把饭碗端得更牢,工匠精神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弘扬。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