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AI扩容推动存储芯片板块逆市上涨

发布时间:2025-02-24 21:53:00
半导体景气度持续修复,叠加AI发展如火如荼,存储芯片的景气度变化备受市场关注,其作为芯片行业的最大细分品类之一,被视作周期演绎的风向标。
2月24日,科技板块进入调整之际,存储芯片表现独树一帜,万得存储器指数收涨2.3%,创下历史最高价,德明利、兆易创新、普冉股份、北京君正等指数成分股均创阶段新高。
2025年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大事件进一步提振了全球投资者对产业的关注,大模型训练带来的叠加AI端侧应用落地加速,2025年AI有望成为存储芯片周期上行的核心动力。
传统存储周期分化显著
经过库存去化后,2024年存储芯片销售情况大幅改善,当年存储产品销售额排名半导体全品类第二,同比增长78.9%。AI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市场饱和,这些下游领域的发展影响着存储产品的库存水平,也使得存储行业内部分化明显。
传统存储的周期持续复苏。“传统”,指的是移动端(以智能手机为主)与PC需求市场,这是半导体销售贡献度最高的下游领域。此前,存储龙头三星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伴随相关产品库存调整完成,传统存储需求在2025年第二季度有望呈现回暖迹象。三星还表示,2024年第四季度移动端(以智能手机为主)市场和PC市场客户库存调整幅度超出公司预期,叠加终端需求疲软,同步影响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NAND(非易失性存储设备)需求,预计2025年一季度DRAM出货环比个位数下滑,NAND出货环比两位数下滑,全年来看DRAM出货有望同比两位数增长。
三星的业绩说明会也透露出NAND与DRAM两大品类需求分化的情形。DRAM作为存储产品的子集产品,销售额增长了82.6%,是2024年所有产品类别中增幅最大的。NAND闪存仍存在库存水位较高、订单需求下降的挑战,产品价格近期普遍下跌,据了解,为应对NAND闪存供应过剩,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已开始减少NAND闪存产量,西部数据也预计2025年逐步减少市场供应。
NORFlash(代码型闪存芯片)和MCU(微控制单元)方面,龙头股兆易创新(603986.SH)在互动易平台上明确表示库存出清尚未结束,公司称:“2025年NORFlash和MCU竞争依然激烈,行业尚未出清,同时在弱复苏的环境下,新需求不足以完全消化行业的全部产能。所以我们认为价格大概率会延续底部盘整,但是进一步下行的空间已经很小了。”
接受记者采访的某TMT行业分析师表示,存储芯片的内部分化主要为近两年下游需求分化所致。“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换机存在周期,且市场相对饱和,需求爆发依赖爆款产品问世。AI飞速发展对存储芯片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AI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需要大量数据,会对存储器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相关存储芯片的需求趋势是明确的,HBM是代表性品类。”上述分析师说。
AI为存储周期向上动力
终端需求回暖、原厂减产控价,传统存储周期温和复苏之际,2025年全球AI大事件频出,尤其是中国的DeepSeek有望加速AI端侧应用落地,无论是大模型训练还是AI端侧应用发展,都反映出AI正成为推动周期加速向上的核心动力,各类新兴场景对存储需求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大模型推理对算力卡的需求与本地算力持续加码以支持大模型将成为中长期的产业趋势。同时,存储的需求将伴随AI 应用落地实现全面提升,比如AI手机、眼镜、玩具、电脑等。云端算力主导的同时,端侧协同将有望迎来大幅增强。此外,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再升级,有望引入开源大模型成为更大的AIoT终端,存储需求随之全面提升。”上述分析师说道。
二级市场方面,存储芯片板块表现活跃。年初至今,存储板块28只个股,仅一只股录得下跌,个股平均上涨18%,德明利、全志科技(300458.SZ)、恒烁股份(688416.SH)、兆易创新、聚辰股份(688123.SH)等龙头股领涨板块。德明利2月24日再创股价历史新高,收盘报147.15元,涨幅10%,年初至今累计上涨68%。龙头股兆易创新收涨3.6%,报143元,还差50亿元便重回千亿市值阵营。
由于存储下游应用市场广泛,A股相关上市公司的各产品线各不相同。近期,多家机构也密集调研了上市公司。普冉股份(688766.SH)24日盘后发布机构调研公告,公司表示目前NOR Flash及MCU价格均处于底部区间合理波动;中小容量NOR Flash车载产品已陆续完成相关认证,未来公司将逐步推进全系列NOR Flash车规认证。
东芯半导体24日盘后也公告了调研内容,公司称将顺应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功能的布局,大力发展在工艺技术、使用环境、抗震能力、可靠性等方面比消费级、工业级存储芯片要求更高的车规级存储芯片,实现车规级闪存产品的产业化目标。
聚辰股份近日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7亿元,同比增长46.1%,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增长188.52%,其中年营收规模首次突破10亿规模,亦为上市以来最高值。对于业绩增长原因,聚辰股份表示,收入利润增长主要系下游应用需求回暖,公司SPD产品、汽车级EEPROM产品与NOR Flash产品的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高速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