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手术之后第二天,她的情绪就稳定了许多,还能记得孩子的工作单位。”2月24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下称:省一院)神经外科住院病房,77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路莹(化名)家属喜不自胜。
周帅看望手术后的患者。彭锡 摄
家属介绍,路莹4年前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近1年记忆力急剧下降,经省一院神经心理学评估为中度认知障碍,生活需家人24小时照料。由于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该院神经外科团队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采用新型超显微外科技术和微创手术——颈深淋巴-颈静脉吻合术,即“疏尔术”。这也是该院首例阿尔茨海默病手术。
省一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帅表示,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与脑内Aβ等毒性蛋白异常沉积相关。“如果将大脑比喻成城市系统的话,阿尔茨海默病就是‘排污系统’出现了问题,导致Aβ等毒性蛋白异常沉积。这个手术的原理是利用脑内淋巴管与颈部淋巴管相通的特性,将阻塞的淋巴管连接到颈部附近静脉,加速淋巴液流动与排出,减少代谢废物堆积,为患者开辟新的‘排污’途径。”
手术中 供图
此外,手术中还采用了荧光造影技术。这一技术不仅有助于判断淋巴管静脉吻合的通畅程度,提供客观的吻合通畅度评判标准,而且术前荧光造影还能帮助术者对颈深部淋巴管和淋巴结进行精准定位,大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
此次手术省一院神经外科团队为患者双侧颈部4个部位的淋巴管与附近静脉进行了“搭桥”。目前,患者术后效果良好。家属表示,患者于上周六手术后情绪改善十分明显,准备于本周二出院。“此前,她说话我们都听不明白,而且十分浮躁,经常发火。现在眼睛里有光了,表达更清楚了,情绪也比手术前稳定。”
周帅表示,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有望给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但他同时强调,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面的突破,但并非每位老年痴呆患者都可以开展,必须要通过严格的个体化评估、监测等多项措施才能进行。该院神经外科团队也在探索更好的治疗方式,力争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享受到医学进步带来的希望,帮助他们延缓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为家庭减轻照料负担。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