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夏小雨:脊髓电刺激有效缓解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痉挛问题

发布时间:2025-02-24 16:43:55

  2024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医学中心夏小雨主任团队为一名多次脑梗死后遗留偏瘫、足痉挛的患者完成脊髓电刺激手术。随着术后电刺激的开启,患者下肢痉挛明显缓解,走起路来也变得更加轻快。

  病例回顾

  患者因“反复多次脑梗死后遗留失语13年,遗留偏瘫、足痉挛9个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5月突发言语不利,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给予相关治疗,具体情况不详,遗留言语不利,2024-02至2024-08期间曾患4次脑梗死,就诊于“北京宣武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给予相关治疗,于2024-08-14前往康复医院行康复治疗,目前患者遗留言语不利、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左侧偏瘫,左足痉挛,疼痛等不适。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收治入院。

  治疗过程

  夏主任及其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实施脊髓电刺激植入术。在术中电生理和术中影像的引导下,通过穿刺的技术将1根柱状电极精准放置于T11-T12节段中线位置。

  该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当日即开启电刺激。根据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刺激参数进行进一步优化,患者左下肢的痉挛得到明显缓解,原来蹒跚的步态也有所改善。患者此前因足部痉挛导致疼痛,夜间睡眠差,术后疼痛消除,睡眠得到很大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效果十分满意。

  尽管测试效果十分满意,但该患者因经济原因未选择永久植入,在短程刺激4周后拔除柱状电极。电极拔除1个月后,医疗团队对患者进行了术后随访,随访中患者表示通过手术得到的获益均得以保留,未退步,目前下肢痉挛明显缓解,疼痛消除,睡眠满意,但运动功能未进一步提升。

  专家意见

  夏小雨主任指出,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以及致残率高等特点,并且超过50%的卒中后患者遗留运动功能障碍,日常功能活动的能力明显受限。传统药物或其他康复疗法存在一定局限性,脑卒中后的致残率依然很高。2023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自然·医学》发表了脊髓电刺激用于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研究,随后我们团队紧跟国际前沿医疗技术,目前在脊髓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偏瘫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手术诊疗方案。脊髓电刺激对于肌力和肌张力改善的疗效确切,这也为患者进一步的康复训练提供了可能性,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卒中后偏瘫患者从中获益。

  专家简介

  夏小雨

  中国人民解放军 医院

  神经外科医学部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医学博士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博士后

  专业特长:昏迷(植物人)促醒全疗程的综合治疗、功能性疾病的神经调控治疗,包括:昏迷病人神经调控促醒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疾病的DBS手术治疗;脊髓损伤的脊髓电刺激治疗;严重疼痛的脊髓电刺激或药物泵植入治疗;难治性癫痫、脑卒中后康复的迷走神经电刺激(VNS)治疗;大小便功能障碍的骶神经电刺激治疗。

  学术任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智能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组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神经调控全程管理分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家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与人机交互专家委员会委员。SCI期刊Frontiers  in Neurology审稿编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