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走基层·看一线】“村播”开路 肉牛出山 直播销售赋能广南县高峰牛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24 09:07:36

  “带雪花的牛肉每斤149元,火锅烧烤都可以,需要的顾客点击小黄车一号链接!”每天上午,位于广南县南屏镇的“小花家”直播间准时开播。主播张礼发将镜头对准上午刚宰杀分割好的牛肉,介绍着不同部位牛肉的特点,开播仅10分钟,直播间里便有不少顾客下单。“顾客天南海北都有,对牛肉格外讲究的潮汕顾客回购了不少,直播间里九成以上都是回头客。”张礼发说。

  从2023年12月开播至今,这个小小的直播间创下了每天卖出3头牛的佳绩,售卖高峰牛919头,销售额达1100多万元。“能做到今天这样的成绩,一靠抓住了直播风口,二靠实实在在的牛肉品质。”张礼发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广南人,这些年外出走南闯北,尝过不少牛肉,却觉得始终比不上家乡的高峰牛肉。抱着让高峰牛走出大山的想法,他组建了团队,开始直播带货。

  正值电商直播飞速发展时期,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在全州启动培育“万名村播”促农增收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直播电商队伍建设,更点燃了团队直播带货的热情。

  “淡季时每天3头牛左右,旺季能达到8头以上。”一年多的直播经历,张礼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直播助农模式的优势,“直播销售为农产品推广提供了新思路。过去,村民把牛拉到市场售卖或等待商贩收购,每天接触到的顾客最多也就几十人。现在不同了,直播间同时在线的人数就有上千人,市场空间拓宽了上百倍。”

  “小花家”火了,南屏镇的高峰牛产业也“牛起来”。高峰牛养殖历史悠久,是中国十大名牛之一、国内单体存栏量最大、遗传基因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优良黄牛品种,也是广南县“一县一业”重点产业,当地辽阔的高山上、村村寨寨的山地中,处处可见成群结队的牛群。“南屏镇是广南县的高峰牛核心保种区,群众养殖基础好,发展高峰牛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广南县南屏镇镇长程坤钱介绍,过去,高峰牛并不为大众所熟知,市场波动也影响着当地养殖户的信心。如今,借力直播电商,高峰牛打破地域限制、扩大销售范围,触达和覆盖全国。“‘小花家’直播间开播一年多,高峰牛有了稳定销路,让养殖户们吃下了‘定心丸’。”程坤钱说。

  销量上去了,如何稳产增产为直播销售提供稳定可靠的货源,把更多收益留在乡村、留给农民?

  南屏镇不断搭建平台、以赛促销,提升农户养殖积极性,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探索出“村投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 社会化服务公司 农户”的模式,由村投公司购买子母牛或能繁母牛给农户代养,母牛产下的犊牛按照村投公司20%、农户80%的比例进行收益分配,同时,将犊牛回收到规模养殖主体或国有平台公司育肥,除本分利。依托“一县一业”肉牛倍增计划,南屏镇为2583户养殖户申请产业补助资金1094万元,让想养牛、能养牛的群众养得起牛。在政策与市场同向发力下,2024年全镇牛存栏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00余头。

  去年7月,在中国·南屏首届高峰牛选美大赛暨高峰牛美食文化节系列活动上,养殖户们参赛热情高昂,“获奖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开开眼界,学学技术,让自家的牛价更高、腰包更鼓、日子更好。”南屏镇马街社区木记村养殖户熊开银说。

  如今,“小花家”不仅成功拓宽了销售渠道,更推动着当地高峰牛产业转型升级,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注入了新动力。“下一步,南屏镇将结合全县‘一县一业’的政策,继续服务好群众,将高峰牛养好。同时,结合‘小花家’直播带货的新型销售模式培养更多的‘直播’人才,将牛卖好,增加群众收入。”程坤钱表示。

  云报全媒体记者 王世涵 张文峰

  记者手记

  直播销售助力广南县解决了困扰乡村产业多年的“产供销不畅”难题,赋能小农户走进大市场,帮助特色农产品对接大需求,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文山州积极顺应趋势,部署全面发展农村直播电商工作,在全州启动培育“万名村播”促农增收行动,拓宽了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南屏镇依托“村播”让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有效带动当地村民收入增长的鲜活实践更让我们看到,“村播”链接着广阔的农村市场,这种新的商务模式不仅能推动农产品的销售,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催化剂”。借助电商思维,将农村电商作为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升级农业产业的工具,才能让村播持续“火”下去,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让乡村振兴的步伐迈得更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