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履职尽责这一年丨走稳“牛路子” 奔向“牛日子”
本报记者 陈小平
2月20日晚,结束为期3天的驻豫全国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回到村里,第二天一早,曹兰英就把几名村“两委”成员叫到一起:“这次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到许昌、漯河视察,人家的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应用、产业链聚链成势等,都值得学习。”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登封市石道乡西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兰英一直在想如何吸收外地的成功经验助力本村发展。
“咱有咱的优势,要立足咱们村牛羊养殖业发展的实际,把牛羊肉加工做起来……”大家认真讨论,把怎么招商引资、能为企业争取哪些支持等,都议了一遍。
“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生活美起来。”曹兰英说。
今年65岁的曹兰英,2008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17年。西窑村原来是省级贫困村,路都是土路,还坑坑洼洼。在曹兰英带领下,村里6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都通了水泥路,实现了路平、灯明、容整,村集体经济也有了长足发展。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围绕西窑村特色优势产业,曹兰英带着大家着力在“牛、羊”上下功夫。成立两个专业合作社,从牛犊、羊羔购买,到养殖、防疫、销售等都有专人负责……养殖业已成为西窑村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引擎。
“村里参加乡里举办的‘中国味·石道香’2025乙巳蛇年新春年货大集,牛肉卖得非常好。目前,全村肉牛养殖存栏数已超千头。”曹兰英说。
除了致富“领头雁”,曹兰英还是大家的“贴心人”,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她总会第一时间赶去。她说:“群众的事没有小事。不管啥事儿,我都得先到场,问问啥情况,看看咋解决。”
在一次次与群众的真诚互动中,曹兰英对大家的所思所想所盼有了更深的了解。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曹兰英提出了关于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得到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回应。
今年全国两会她准备的建议还是围绕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从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到传承发展乡村传统文化,再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养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曹兰英将相关建议一遍遍打磨。“希望政府能扩大养殖补贴范围,进一步加快屠宰加工标准化建设,加大品牌营销建设,让群众牵好‘牛鼻子’、走稳‘牛路子’、奔向‘牛日子’。”她说。
记者手记
扎根农村,曹兰英说话办事都给人如大地般质朴与踏实的感觉。她总说,不要空想,要看自己能干啥、能干成啥。只有把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做好,我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我们要更好地把鼓起‘钱袋子’和端稳‘肉盘子’结合起来,让村民都有活干、有钱赚,也让更多人吃上优质肉产品。”曹兰英干劲儿满满,将以实际行动续写乡村追梦人的故事。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