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群众在帮扶车间缝制棒球。 记者 李寿华 摄
脱贫攻坚期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10万余群众搬离高山进城入镇,开启美好新生活。
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该州借助东西部帮扶协作,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带动群众就近务工。但规模小、产量低、销路窄等问题也成为就业帮扶车间发展的掣肘。
今年以来,怒江州抢抓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新机遇,以全产业链思维破解就业帮扶车间发展困局,以泸水市和谐社区原有棒球车间为切口,推动“链主”端、生产端、销售端、就业端深度融合,扩容挖潜、增量延链,打造产品销路稳、就业吸纳力强的棒球车间,扩大就业“蓄水池”,“链动”更多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做优“链主”端 实现产销一体
走进泸水市和谐社区棒球就业帮扶车间,150多名搬迁群众正飞针走线缝制棒球,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一筐筐棒球成品整齐摆放,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
去年以来,怒江州、县(市)、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多次到广东、上海等地招商引资,并精准对接珠海市我能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双方确定了“五年持续生产、用工数量稳定、群众易于掌握”的劳动密集型棒球加工合作项目,形成集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棒球加工车间。
“我们以一个车间一个专班的举措,一竿子插到底,抓好招商跟进对接、车间扩容、招录工人等工作,落实好生产奖补和就业奖补政策,千方百计让棒球车间尽快落地开工。”和谐社区党委书记陈乾文说。
2024年10月,扩容后的和谐社区棒球车间正式开业,工位从原有的73个增至153个,棒球月均产量从3.6万个增至5万个,搬迁群众有了在家门口赚钱养家的好场所。
珠海市我能商贸公司是一家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生产篮球、足球、垒球、棒球等多种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本、韩国等地,多年来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和谐社区加工的棒球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做强生产端 推动赋能提效
产品有销路,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就成为车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稳工增效、培育更多熟练工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是棒球车间建成后面临的一道难题。
和谐社区党委在全力抓好政策配套的同时,围绕提能力、激活力、增干劲,制订业绩奖,对稳定务工者给予劳务补助,对生产业绩突出者用社区集体经济收益给予奖励,同时开展劳动技能比拼活动,激励工人提高产能。建立“老带小”集中托管、“幸福食堂”暖心送餐、“邻里帮帮团”等关爱“一老一小”服务机制,让车间工人安心上工、增加工时,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和利润率。
从高山搬迁到城市,住上楼房,成为工人,如今,搬迁群众金华英每天早出晚归,用心学习、积累棒球缝制技能经验,去年11月还获得社区棒球比赛第一名。
“车间扩容,选工、培训等我们一样也不用操心,只管做好质量检查,打包外运就行。”我能商贸公司和谐社区棒球车间负责人母宇堂说,当地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棒球车间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搬迁群众争学技能、提高效益的氛围浓厚。
做实就业端 带动上工挣钱
和谐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直接联系群众优势,统筹整合挂联单位、大练地街道、驻点工作队等力量组建了“就业背包小分队”,挨家逐户摸清劳动力就业意愿、家庭情况,给搬迁群众讲务工好处、算收入账,动员群众上工挣钱。
从家里到棒球车间就5分钟左右的路程,乃妇妹总比工友们早起先行,到车间打扫卫生,了解最新批次的棒球皮和丝线,细心缝制棒球。
“我们的棒球全部出口,每一批次的皮和丝线都不一样,得用心干才好。”乃妇妹身有残疾,以前无法外出务工,一家4口人全靠丈夫跑乡村客运维持生活。棒球车间建成后,乃妇妹报了名,刚开始技术不熟练,一天只能缝制十几个棒球,现在一天能缝制40余个。
和谐社区党委充分考虑部分工人因家中有老人、小孩或特殊人员确需照顾及部分群众生产效率低占用车间工位等情况,设置了11个家庭工位,灵活安排上工时间,群众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方式上工。
阳台上,伍生妹穿针、引线、拉紧,20多分钟后,一个针脚细密的精美棒球就缝制好了。“社区设立了‘家庭工位’,只要有空,我就多缝一个棒球。”58岁的伍生妹说,她以前没有什么务工技能,搬到城里后,丈夫做了大手术干不了重活,家里还有老人和3个孙子要照顾,一家人只靠一个公益岗的收入生活。到车间后,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自己也能赚钱养家,她感觉很自豪,也格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小棒球托起搬迁群众的就业梦。如今,和谐社区棒球车间共吸纳就业153人,其中需要照顾家庭不能外出的劳动力129人、50岁以上弱劳动力24人、残疾人3人,熟练工最高月工资达5000元。2024年12月,我能公司又与泸水市签订球芯制作、皮革剪裁落地协议,初步选定“新车间”厂址。
2024年下半年以来,怒江州棒球车间从5个扩大到20个,棒球加工月产量从7万粒增加到20多万粒。目前,怒江州派出“就业背包小分队”,按原有车间100人、新增车间50人匹配工人、工时、工量,开展一对一“传帮带”技能培训,带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寿华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