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集思录|旅游服务应当拉满情绪价值
这个雪季,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推出多项“宠客”措施,如增设更衣间,免费提供姜糖水等。针对首次乘机旅客、老幼病残孕等特殊旅客,制作了“首乘”“爱心”等具有特殊含义的手环,便于各岗位快速识别旅客身份及时提供帮助,引得游客纷纷点赞。春节假期,辽宁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0.57%,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11%。(据《中国旅游报》2月18日报道)
有人说,当前文旅消费的重心已经开始由“物”向“人”转变,即由单纯观景向获得心理满足转变,能提供情绪价值的目的地更受游客欢迎。增设更衣间、提供免费姜糖水、制作手环等看似小事,但让游客感觉受到了尊重,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情感体验,是美景美食取代不了的。
近年来,各地为发展文旅产业争相“宠客”,其核心无不是从优化旅游服务入手,拉满游客情绪价值。梳理各地成功做法,真诚和换位思考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
先说真诚。服务千万条,真诚第一条。比如,三亚西岛景区在春节期间安排小丑、魔术师现场进行魔术表演,安抚游客因长时间排队产生的不良情绪;哈尔滨中央大街在冬季首场明显降雪前,铺设防滑地毯,为通道扶手包裹“红色绒衣”,以暖心的服务迎接游客。
反观一些地方,则盯着游客腰包,把机关算尽。一些景区有意将停车点与景区大门拉开很长距离,或者将大门入口与核心景点拉开距离,目的是让花钱乘坐摆渡车成“必选项”。这种做法让游客感受大打折扣,这样的景区谁还想去第二次?
再说换位思考。有的地方习惯于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对待游客,一切以方便管理为先。比如,某知名景点下雨,工作人员却以马上下班为由,拒绝游客入内躲雨。这样不顾游客感受的管理,难免让人心生不满。
如果站在游客的角度优化服务,效果则截然不同。比如,针对“行李负担”,杭州推进“轻松游”行李服务一件事改革,让游客“甩开行李、放开玩”;针对“停车难”,正定抹平马路牙子方便游客停车。设身处地为游客着想,杭州、正定等地旅游得以“长红”。
优质旅游服务创造情绪价值。一个对游客温暖相待的城市,注定会赢得更多游客的青睐,在激烈的文旅竞争中脱颖而出。(别志雷)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