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各地中小学了解教育教学现状、升学困境和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高山村寨蹲点、走访座谈,倾听群众对未来教育政策的期望;与省级有关部门沟通交流,收集材料,倾听各方意见……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政协委员、福贡县政协副主席韦昌正抓紧时间走访调研,完善提案,希望把怒江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到全国两会。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98%以上的土地面积是高山峡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还没有民用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网留白多、密度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以来,韦昌聚焦怒江州的交通建设,先后提交了《关于将G700兰福路纳入“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的提案》《关于将云龙至泸水高速公路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建设的建议》《关于将G56杭瑞高速公路联络线G5613保山至泸水高速公路延伸至泸水片马口岸的提案》等5个提案,积极为打破怒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建言献策。
“我提交的5个交通建设方面提案,得到承办部门答复。目前,兰(坪)福(贡)路和云龙至泸水的高速公路项目已在开展前期工作。提案从‘纸面’落到了‘地面’,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了履职信心。”韦昌说,能为怒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感觉很自豪。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怒江发展的未来,我很关心教育发展,特别是乡村教育发展。”韦昌说,由于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影响,怒江州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质量与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怒江发展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人才培养问题。”韦昌表示,通过深入调研,她准备在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在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设立“怒江专项计划”和在民族院校招收“定向怒江”民族预科班学生的提案》。“希望通过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拓宽本土人才培育通道,培育更多扎根怒江、心系教育的教师队伍,进一步提升怒江州教育整体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她说。
记者手记
建言察实情,履职在路上。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以来,韦昌充分发挥自己懂少数民族语言、熟悉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优势,常常深入田间地头、村寨庭院,宣传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认真了解群众的所期所盼,把家乡发展与群众福祉放在心间,为边疆各族群众出行条件改善建务实之言、献睿智之策、出管用之计。
针对边疆教育短板弱项,韦昌先后到乡镇中学、村寨小学,与一线教育工作者交流讨论,倾听民声,用心记录发展难题,精心撰写提案,把边疆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心愿带到全国两会会场。
从田间到山林,从学校到乡村,韦昌的脚步从未停歇,聚焦关乎怒江发展的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用履职的坚守与担当,助力怒江经济社会发展。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寿华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