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两会期间,记者向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提问:“您是怎么看官员财产公开的?”
这位省政协主席闻听此言,横眉而视,怒声喝道:“你们老百姓为什么不公开自己的财产呢?”
此言一出,震惊全国舆论场,讨伐之声汹汹而至。没有多久,陈绍基因为贪腐落马。令人错愕的是,这位省政协主席,还有一个专长,就是书法甚是了得。他出版了自己的书法作品集,售价是每本331元。
当时的百姓都比较傻,不知道当官的弯弯绕在哪里。原来这个天价的书法集,会有很多“崇拜者”买走,这位主席也就财源滚滚了。
这位政协主席为什么听到记者关于“公开官员财产”的话题时,勃然大怒呢?很明显,谁裤裆里那玩意会轻易示人?女人不肯,男人也不肯。为什么?公开之后,会连带曝光,这个秘密背后,更为隐秘的东西,而背后的背后,则隐藏着主人打死也不肯告人的东西。
可以直白地说,如果官员财产如实向社会公开,就会有相当比例的官员被送进监狱!别说陈绍基会反对,搁在哪个官员身上,他能爽快地答应?
于是,中国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风风火火的两会上,关于“官员财产公开”的议案几乎每次都提,但最终都是毫不例外地搁置,无人问津。为什么一个利国利民的议案不能顺利通过呢?
两会议案,从采集到最终通过,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规,决定于两个因素,一个是两会代表的思想素质,一个议案本身的社会价值。
简单直白一点,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两会代表,这个很重要。1948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已经结束,蒋介石匆匆忙忙举行“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我们叫它“伪国大”。明确一点,共产党是不能参加的,共产党也不可能参加,因为我们很快就会取得全国的胜利。
要命的是,在“国民政府”摇摇欲坠之时,蒋介石还在耍权力游戏,一方面他想继续把持政府的核心权利,一方面又假惺惺地用“全国代表”的幌子蒙蔽民意。令人唏嘘的是,老蒋的那些“全国代表”,可都是地方乡绅花钱买来的。
当时,一个社会名流被邀请去当议员,他对蒋介石的统治非常不满,就写下一首打油诗:“欲选不中意,画个狗来替。叫它当议员,好去放狗屁!”
诸位想想,让这些利欲熏心的政客、横行乡里的乡绅去当议员,他们能提出什么议案?用伟人的观点来说,这些议员一定是站在本阶级的立场上说话的,他们的议案一定是维护自己所属阶级利益的,哪里还会顾及到国家和民族利益?
新中国前三十年,工人、农民、士兵、医生等不仅可以成为“代表”,还可以进入中南海,当上副总理。农民出身的陈永贵、挡车工出身的吴桂贤当上了副总理,还有掏粪工时传祥、石油工人进喜、农村党支部书记史来贺都可以成为“人民代表”。
这些一心为公,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人,身处基层,更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和需求,所以,他们提出的议案,更贴近百姓的心声,更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当时最时髦、最震撼的场景是,一个好的议案提出,往往是全体代表举手表决通过,然后是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这几十年来,“人民代表”和“政协代表”的成分发生了不少变化,知识界精英阶层占有更大的比例,而基层工人、农民、士兵、教师等代表的成分越来越少。自然而然,议案中关于底层民间疾苦的呼声日益减少,而沾上知识分子“小九九”的议案越来越多。
我最近在听一本书,书名是《沈阳土皇帝刘涌》,一个初中没有读完,当了两年兵,在大街上摆摊卖衣服的小人物,经过打打杀杀,结交权贵,欺行霸市完成血腥原始积累的黑社会分子,竟然被沈阳市副市长马向东等人“栽培”成人大代表。他当上代表,能提出撼动他本人利益的议案吗?
最近看新闻得知,新乡市著名企业家、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出事了。出事了,就是他“不干净”的意思,因为不干净,被罢免了代表身份。可是,他已经当了很多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了。
一般来说,一个县委书记,如果没有大的意外,也会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可是,像前时沸沸扬扬的毛奇书记,以前说不定就是人大代表。听说,毛书记因为贪污腐败被送进了监狱。
我想问一句,如果很多像陈绍基、毛奇一样的代表坐在人民大会堂,关于“官员财产公开”的议案能通过吗?人民币“数字货币”能在全国迅速推广吗?“对巨额贪腐官员处以死刑”的议案能通过吗?
肉食者察之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