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张道培主任:中医调理,告别眩晕“天旋地转”

发布时间:2025-02-19 16:48:02

在日常生活中,眩晕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许多患者长期饱受其折磨。眩晕发作时,那种天旋地转的感觉,不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工作和日常活动造成极大阻碍。过去,大家面对眩晕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但随着对传统医学的深入探索,中医治疗眩晕的方法逐渐被大众认可。中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多样的治疗手段,为眩晕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张道培主任在治疗眩晕上,有着一套全面且行之有效的理念。他认为,要想彻底解决眩晕问题,得从三个关键方面入手,分别是辨证调理、生活养护以及搭配康复锻炼操。

先说说辨证调理。中医讲究因人而异,不同体质引发的眩晕,治疗方法也不一样。

像肝阳上亢型眩晕,大多是因为情绪长期不好,焦虑、愤怒或者抑郁,让肝气郁结,时间长了化为火,扰动肝阳。张道培主任治这种,常用平肝息风、滋阴潜阳的法子,常用中药天麻、钩藤、石决明降上亢的肝阳,黄芩、栀子清肝火,杜仲、桑寄生、牛膝补肝肾。

气血亏虚型眩晕,是身体气血不足导致的。可能是病太久没好,失血过多,或者脾胃太弱。张道培主任治疗时,着重补气血、调养心脾,常用中药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增强脾胃功能,运化气血;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远志改善睡眠。

阴虚风动型眩晕,常见于老年人,肾精随着年龄增长慢慢变少,阴液不足,阳气相对旺盛,产生内风引发眩晕。张道培主任通过补肾填精、滋阴息风来治疗。常用中药熟地、山药、山茱萸、菟丝子补肾滋阴,龟板胶、鹿角胶填补精髓。

痰湿中阻型眩晕,多因饮食不注意,吃太多油腻、生冷食物伤了脾胃,脾胃功能受损,水液代谢失常生痰湿,堵在中焦,人就眩晕。张道培主任常用半夏、陈皮、茯苓健脾燥湿化痰,白术健脾益气,天麻平肝息风。

痰郁化热型眩晕,是在痰湿中阻型基础上,痰浊积久,加上情绪不好气郁化火而成。治疗时,在理气化痰基础上,加清热药,比如黄连、黄芩。

再次强调,中医治疗注重辨证论治,眩晕的类型多样,不要看到别人吃某种药有效果,就自行服用。药物的使用需要精准判断,只有专业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开出适合你的药方,才能真正起到治疗作用。

再讲讲生活养护。张道培主任强调,心情舒畅特别重要,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生活中得劳逸结合,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饮食上,要清淡且营养均衡,别吃太多油腻、辛辣食物。年轻人要注意工作学习姿势,别长时间伏案,保证充足睡眠。中老年人出现眩晕,要赶紧就医,反复眩晕的更要警惕中风,积极治疗原发病,平时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还有康复锻炼操。张道培主任推荐一些简单的操来辅助治疗眩晕。比如头部转动操,缓慢转动头部,左右各转几圈,能活动颈部肌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还有眼球运动操,眼睛上下左右转动,再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眼球,有助于锻炼眼部肌肉,改善前庭功能。这些康复锻炼操,配合辨证调理和生活养护,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摆脱眩晕困扰,恢复健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