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黎花知音”公益使者朱俊瑛:公益课让我领会了“教学相长”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5-02-19 10:12:05

原标题:“黎花知音”公益使者朱俊瑛:公益课让我领会了“教学相长”的意义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心怡

“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这不是在丰收的枣园里,而是在昌江黎族自治县“黎花知音”公益课堂上,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副教授朱俊瑛教七叉镇红峰村、乙洞村和七叉村的黎族女性读绕口令。

“黎花知音”公益使者朱俊瑛(右一)为学员授课。昌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主持人训练过程中,“数枣”绕口令是基础练习之一,可这对说惯了黎族方言的“黎花”姐妹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大挑战”。“一开始,她们速度很慢,声音也很小,一起读都吞吞吐吐,更别提让她们单独朗读了。”提起自己在“黎花知音”公益课堂当老师的经历,朱俊瑛说,那是昌江王下乡的黎族妇女第一次接触到这样专业的朗读训练,也是她第一次走进深山。

又远又偏,这是朱俊瑛对王下乡的第一印象。初次上课,朱俊瑛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平时都是给大学生们上课,可以直接讲理论、讲专业知识,但给黎族妇女上课可不能这么讲,要用她们听得懂的语言。”朱俊瑛说。

怎样的语言能让黎族妇女听得懂、记得住?是故事、是动作、是游戏、是体验。上课前,朱俊瑛先教学员们鼓掌。“鼓掌谁不会?”学员们很疑惑。“正确的鼓掌方式应该是掌和掌、手指和手指对到一起。”朱俊瑛说,不要吝啬掌声,这个小小的动作蕴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和赞赏。

“请相信自己的力量,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因为相信你,开始相信了自己。”课堂上,朱俊瑛带着学员们朗诵泰戈尔名篇《用生命影响生命》。从一开始的羞涩到大声朗读,再到课程结束后的相互交流鼓励,黎族女性的变化让朱俊瑛分外欣喜。“2023年12月最后一期授课,还有黎族姐妹带着孩子一起听课,课堂上已经分不清谁是学生,谁是老师了,欢声笑语的课堂让我深受感动。”朱俊瑛说。

新的一年,朱俊瑛对“黎花知音”课堂有着新期待,也有了新打算,她想设计更适合黎族姐妹的授课内容与授课模式,“希望成立一个朗读社团,学员们可以在其中互相交流、自主活动。”此外,朱俊瑛还希望发挥她作为大学老师的职业特性,带领学生们一起加入“黎花知音”课堂,让青年群体也为公益事业出一份力。

“从‘黎花知音’课堂上,我领会了‘教学相长’的意义。公益不能只是刮一阵风,而应该做到久久为功、影响深远,我影响她们的同时,她们也在影响着我。”朱俊瑛说,“黎花知音”开展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公益使者和朱俊瑛一样,在大山里学会“用生命影响生命。”(海南日报石碌2月18日电)(吴心怡)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