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新闻分析|这家药企的“质量突围战”何以成为全国样本

发布时间:2025-02-19 09:11:43

原标题:新闻分析|这家药企的“质量突围战”何以成为全国样本

在工信部最新公布的2024年度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中,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的《基于参数放行的“21235”风险管控模式应用》显得尤为特别。作为全国大输液行业龙头企业,这家地方药企并非首次登上质量管理的领奖台,但将风险管控模式作为国家层面典型案例,其突破性意义值得探究。

走进石家庄四药312车间,机械臂运转自如,药液灌装一气呵成,整个生产流程均由系统自动控制。这个日产200万瓶(袋)的车间,正是医药行业质量变革的微观样本。

“依靠抽检管控质量,就像‘大海捞针’。”质量管理中心总经理刘清萍这个比喻,道出了传统质量管控的缺陷。以前,企业依赖终端抽检判定药品安全,这种“事后把关”模式如同在出海口拦截污染物,即便检出问题,整批药品也只能报废。

为提升药品质量,石家庄四药将质量防线前移至研发设计、原料入厂的源头端口。自2011年起,这家企业开启了一场长达12年的“质量突围战”,对生产环节24项参数及其他环节质量参数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健全全链条参数控制,构建起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立体防线”。

一组数据揭示着变革的力度:氯化钠原料细菌内毒素含量从25EU/g降至0.667EU/g,降幅达97.3%;软包装输液药品细菌内毒素实际检测值,仅为国标限值的6%。这些“小数点战争”的胜利,缘于“21235”模式对质量管理的系统再造。

“21235”模式的创新内核,在于将风险防控分解为可量化的参数体系:“2套标准”重塑原料与工艺规范,“1个工具”实现风险动态评估,“2个保障”确保数据真实完整,“3个支撑”打通研发生产链路,“5个过程”覆盖从产品研制到产品上市的全链条。这种“过程控制优于结果检验”的理念转变,如同给生产线装上CT扫描仪,让质量风险无处遁形。

在312车间的检验区,全自动灯检机在输液瓶(袋)通过的一瞬间进行拍照,发现缺陷立即剔除产品。“过去依靠人工,每分钟能检测10到15瓶(袋),现在用灯检机可以达到400瓶(袋),0.15秒就能锁定异常。”质量管理部经理杨义说,相关数据提前设定上下限,每个环节不达标不放行,构建“数字防线”,使人为失误导致的质量事故归零。

在企业的文化墙上,“质量奠定发展 实力铸就品牌”的标语格外醒目。质量正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如今,客户满意度攀升至99.73%。更关键的是,参数放行模式为企业拿下订单铺平道路——石家庄四药输液产品占全国市场的份额提升至30%以上,行业龙头地位得到加强。

“质量提升永无止境。我们正从‘参数放行’向供应链在线协同化、生产过程数字化和制造全过程透明化继续努力。”刘清萍透露的新目标,指向更深层的质量革命——实现风险预警从“实时监控”到“超前预测”的跨越。(河北日报记者 贾梦宇)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