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明海|对“摸石头过河”三大思考

发布时间:2025-02-18 17:16:25

  有一句名言,是实用主义,传播很广。

  这句话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有规划地去试错,当然是好的。

  但实用主义也就意味着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环境不同,多数情况就不适用了。

  这句话在当下的局势,如何辩证地看待?

  继续践行此理论者应回答三个问题:

  作为一名领导者,需不需要具有前瞻性?

  有深水区,还要继续摸着石头走过河吗?

  已明白对岸事物,还要模仿人家过河吗?

  一、战略前瞻性

  第一个问题,战略科学家钱学森在《创建系统学》说:“我们常说‘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预见性很差。我曾经说笑话,我们放人造卫星,如果也是走一步,看一步,那早就打飞了,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没有理论怎么行得通呢?”

  伟大的战略家毛主席则是这样说的:“领导就是预见。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着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你要做领导,就必须具有战略前瞻性。

  毛主席因为具有战略前瞻性,所以才能洞察出别人看不透的本质:抗日战争急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朝鲜战争退不得。

  毛主席这战略前瞻性,最终让中国人站起来,解决了华夏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由于毛主席比他的战友更具有前瞻性,很多时候他的战友是跟不上他的思想。特别在他的晚年,他没有被私心遮蔽智慧,加上本身的洞察力,没有一个战友比他看得透历史的趋势。在战争年代,输赢容易检验,所以他虽然遭受多次排挤,但湘江战役后又不得不请他出山解决危机。可在和平年代,有些事没那么容易看出“输赢”,所以又有很多人不理解他。

  要具有战略前瞻性,至少有三个要求:

  其一是不能私心太重,否则人就会短视,受干扰因素多,私欲会蒙蔽人的智慧。

  其二是需要系统地调查研究,了解事物的固有矛盾,从固有矛盾推出历史的趋势。如果只会打牌、看武侠小说、打台球,没有经常到一线去了解事物,那看到的多是片面和感性。

  其三是知识面广,特别是要了解历史,正如毛主席说的“如果要看前途,就得看历史”。比如毛主席熟读《资治通鉴》《二十四史》,非常了解特权和阶级固化导致历史周期律,如古代的家族门阀、文官集团、东林党人和江浙财团,它们必然会与皇权合作剥削人民。如果懒得看书,对历史了解不透,制定的策略只有短期性,还容易异化,最后依赖性地寄托后人智慧来解决,则达不到“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的境界。

  所以领导要有预见性,不能什么都走一步看一步,不能永远地摸着别人的路走。

  二、遇到深水区

  水浅,我们当然可以摸着石头走过河。

  但世界不是单一运行,而是错综复杂。

  不是普适性的策略,局限性更加明显。

  到了深水区,下河就具有极大的危险性,真的要下河也要先学会游泳吧?

  普通人能摸着石头走过河,可孩子呢,残疾人呢,这情况单靠下河走过去行不通。

  有大量的货物呢,单靠人力背着走下河过去,那效率太低,太重还抗不过去。

  所以最好还是造船和建桥,共同努力,集体受益,安全性更高,效率也更快。

  还是毛主席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说得好:“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这才是“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的伟大思想。

  当下“改开”遇到的“深水区”,还下河吗?

  我们先来理解何为“深水区”?

  就是策略的时效性与触动既得利益集团。

  策略方面:

  有的只做到一半,如“两只手抓,两只手都要硬”,但只有一只手硬一点,因触动既得利益集团,另一只手自然而然偏弱。

  有的发生了异化,比如高考问题和扩招问题,出现了教育市场化,出现穿着长衫的孔乙己,出现学历贬值,出现阶层固化。

  有的发生了恶化,如猫论本应该强调灵活性和务实,但有人逐渐放弃伦理、法理和天理,疯狂地试探底线,不择手段赚钱。

  有的走到了反向,如“先带后,共同富”,但最后贫富差距拉大,先上车就关门。

  触动到既得利益集团方面:

  进行产业升级,触碰外国资本利益集团。

  大力反腐,这与一些特权阶级有冲突。

  强调自信,触碰到公知文人团体利益。

  侧重自主研究,触碰到买办商人利益。

  这两大问题造成的“深水区”,需要造船建桥才行,也就是需要谈阶级和分配问题。

  三、永远做模仿者吗?

  我们曾摸着苏联过河,内部出现一批依附性太强的人,很快被毛主席调整了策略。

  “春天”后,我们摸着美国过河,很多人过河的对岸也是美国,出现崇美恐美的人。

  但华夏民族要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模仿吗?

  四渡赤水,靠摸石头走过河吗?

  巧渡金沙江,靠摸石头走过河吗?

  飞夺泸定桥,靠摸石头走过河吗?

  打过长江去,靠摸石头走过河吗?

  跨过鸭绿江,靠摸石头走过河吗?

  模仿需要的,但不能老停留在模仿阶段。

  毛主席的创新精神需要我们学习。

  写到这,吐槽几句古代腐儒和当代公知。

  也就是一帮从事文科理论工作者,他们老说美国人有创新精神,马斯克的各种探索和实验,即使失败也是英雄。但他们又喜欢谈过河要摸着石头走才行,对毛主席的创新和探索精神闭口不谈。人民公社为了人民利益而创新探索,他们却各种抹黑;对于古代士大夫那种为了大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崇拜得不得了,可毛主席晚年不就是为了人民当家做主,为了跳出历史周期律而践行这种精神吗?可他们又是各种攻击。

  这说明了知识分子,虚伪的人太多了。

  因为毛主席这精神触碰到他们的利益,正所谓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要有创新精神,就不能一直模仿欧美国家,但公知们就希望中国走欧美之路。

  幸好国家明确要走中国式现代化!

  独立创新,才有了第六代战斗机。

  独立创新,才有了TikTok。

  独立创新,才有了DeepSeek。

  大世之争,“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当然,最后不是学,而应该是引领。

  重塑灯塔,应回头看毛主席的独立创新。

  不能让小道理颠覆大思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