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经济展望校准
从开年以来经济与政策运行情况来看,我们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挑战,但或可更加乐观。
1.“抢出口”效应有望延长。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的关税政策,对中国更偏“渐进式”,中国应对也有据有节,留有余地。美国彼得森经济研究所(PIIE)最新估算,对华加征10%、对墨加加征25%关税,仅拖累中国2025年GDP 0.16%。2018年以来,美国进口商品价格整体上涨12.7%,而从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仅上涨0.3%。中国凭借较低价格、较低加征税率,仍具竞争优势,有缓冲空间。
2.产能周期有望更快触底回升。2021年起中国制造业投资快速扩张已4年,新增产能不断投放,逐步拉低企业产能利用水平。2024年得益于出口高景气和设备更新等政策发力,产能周期已现企稳迹象。若2025年能推出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引导、行业层面配额协调等方式协调产能投放,完全有望更快促进工业品价格回升、提振企业盈利。
3.高技术产业弯道超车信心增强。DeepSeek展现了以低算力成本复现最先进模型的可能,使得原本认为美国在AI领域拥有绝对领导力的竞争格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卡脖子”战略未必能够全然奏效,中国可能弯道超车,甚至成为旗鼓相当的竞争者,这将大大提振企业家信心和市场情绪。
4.宏观政策有定力、有预案、有共识。有定力:高质量发展路线清晰,贸易摩擦应对有据有节。有预案:政策部署积极有为,不太可能再出现类似去年三季度增长动能突然断档的情况。有共识:对中国经济主要矛盾有清醒认知,春节后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政策措施、审议通过《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开年中国经济监测
生产:1月制造业PMI回落幅度大于此前可比年份,反映制造业景气程度有所放缓。
地产:年初新房销售维持韧性。
消费:春节假期消费弱修复,电影票房和以旧换新成结构亮点,价的回暖仍有空间。
复工:建筑工地节后开复工率、劳务上工率均处于近5年偏低位置,复工客流增速弱于春节前返乡客流增速。
促消费的着力点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对居民消费超额拉动约3000亿元,财政补贴对社零口径消费金额的撬动在1.8倍左右。预计以旧换新政策对2025年社零同比增速的拉动在1.3~2.7个百分点。消费补贴可能扩围。
房地产的新变化
除需继续观察地产销售恢复的持续性外,止跌回稳的一大堵点在于,房企资金压力较大,账面资金持续消耗,境内外债券、ABS及股权等非银融资仍然艰难,2025年房企债券偿还压力也将加大。万科风波如何演绎具有重要信号意义。
外贸冲击的预期差
据PIIE测算,特朗普对中国加征10%关税、对加墨加征25%关税,对中国2025年GDP的拖累约为0.16个百分点。特朗普2.0关税政策从上一任期的“先谈再打”转向“先打再谈”,且中国成为加征税率的洼地,使“抢出口”节奏演化更为复杂。中国反制措施目前较为克制,为谈判留有余地。
物价回升的新迹象
去年四季度,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平减指数由负转正,对整体物价水平起到了关键支撑。今年1月服务价格中旅游和家庭服务价格强于历史可比年份。2024年产能周期已现企稳迹象,电气机械等行业已放缓投资,2025年若有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持,有望使产能周期提前触底,实现工业品价格回升。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钟正生经济分析”。
帮企客致力于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财经资讯,想了解更多行业动态,欢迎关注本站。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