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六年多,高规格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再次召开,成为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又一里程碑事件。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与2018年相比,此次座谈会召开的国内外背景有哪些变化?高层对民营企业的功能定位和期许有哪些不同?参会企业集中在科技和民生消费领域体现出怎样的政策导向,重点支持措施聚焦竞争性领域开放和民企资金流问题释放哪些信号?今年政策加力和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对于民营企业、资本市场、宏观经济走势有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上一次(2018年)同等规格的民企座谈会回应了“民企完成历史任务”的论调,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A股也迎来了时长三年的牛市。本次座谈会对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振微观主体信心和市场风险偏好,打消对不确定性的疑虑,对于市场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撰文分析,此时召开会议与2018年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的时间点比较相似。关税带来出口冲击,对民企的影响普遍大于国企,2024年中国总出口中民企占比约64.9%。在此时召开会议,体现了中央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呵护,也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和信心。
本次座谈会上,对于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功能定位和期许也出现了变化。章俊指出,2018年座谈会更多是从肯定民营企业地位、给企业家吃下“定心丸”的角度出发,而本次座谈会号召民营企业要“胸怀报国志”“爱拼才会赢”,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作出更大贡献。讲话具体提及了六大方向: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座谈会对于民企的期望主要是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而本次座谈会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即产业更高级、发展更协调。
从参会企业的领域看,2018年参会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领域,2025年参会企业在科技和消费领域明显增加。具体来看,2025年典型参会企业更多集中在新能源(宁德时代、正泰)、汽车(华为、比亚迪、小米)、半导体(韦尔半导体)、机器人(宇树科技)、消费电子(华为、小米)、互联网(阿里)、人工智能(深度求索)等领域。
章俊分析称,科技行业占比进一步提升,且科技行业所处生态链地位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向高端科技行业进军,既肯定了过去民企在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又凸显了当前政策层面对科技创新的全面支持。此外,两次座谈会均有农业、网络安全相关公司参加,表明了粮食和信息安全是政策层面始终关注的领域。
芦哲提到,春节期间的两大亮点是文娱领域的《哪吒2》、科技领域的DeepSeek(深度求索),前者已经打破诸多票房纪录,后者更是在美国出口管制倒逼下实现算力效率优化。这二者都离不开中国民营企业,也是中国经济的活力所在,因此本次民营企业座谈会的一大特点是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本次座谈会也将成为新一轮民企和科技乘风发展的起点,资本市场预计将显著受益。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时隔近七年再次召开的民营经济座谈会,以高规格形式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一以贯之地重视与支持。本次参会企业代表聚焦科技创新与消费领域,既体现了国家长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决心,更凸显出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民企引领创新、促进内需的战略考量。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董事长齐向东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他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企业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能敏锐感知市场环境变化,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大作用。同时,民营企业还可以通过国际化战略,拓宽海外市场,反哺国内科技创新,形成市场开拓与科技创新的“正向循环”,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大作用。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出席企业科技“浓度”较高也体现了当前的产业导向。2024年,我国全球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分别超过90%和80%。近期,杭州“六小龙”等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各地决策层有望继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依托企业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民企将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