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935年2月4日至14日,中央红军经过云南威信,徐策、余泽鸿、戴元怀、刘复初、陈华久等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用忠诚、青春甚至是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弘扬革命精神,铭记英雄事迹,即日起,“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昭通学习平台、中共威信县委党史研究室、威信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熠熠红星”系列策划,用音频深情讲述红色故事,用文字追忆缅怀革命先烈,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赤水河在水田寨的一段被称为别数河,别数河的水历来很深很急,从河这边到对岸要用木筏渡。张世珍的家就住在别数河边,出门一看,当即被吓了一跳,一群背着枪的人正向她家走来。她赶紧跑进屋跟爹妈说,就在一家人还来不及躲藏的时候,红军已经到了家门口了。
“老乡,不要怕。”来人说,“我们是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之后红军说要过河到镇雄的坡头,请张世珍的父亲渡他们过河,父亲没说什么就答应了。
外面的天很冷,远处的山顶上还可以清楚地看见覆盖着白雪,河风刮到脸上更是像刀割一样。河对面的山上偶尔传来一两声枪响,张世珍和母亲的心整天一直揪着。都下午了还不见父亲回来吃饭,撑了大半天的木筏一定饿了。还有那些红军,肯定也饿极了。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在灶膛里烧起了熊熊燃烧的柴火,蒸熟了一大甑苞谷饭后,捏成30来个饭团,放在背篓里,让女儿张世珍给她爹和红军送去。
不到6岁的张世珍来到河边,看见父亲正忙着撑船,红军战士也在忙着过河。
“小姑娘,那么冷你来干嘛呢?”红军看见张世珍就问。
“我妈妈叫我来给我爹和红军叔叔们送饭。”
哦,原来是船工的女儿呀,一个红军笑着说:“小姑娘,谢谢你了。我们带着干粮的,不饿。”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拍拍身上有些扁平的干粮袋。这时,父亲对还没有渡过赤水河的红军笑了笑说:“大家都不要客气了,我知道你们已经很饿了,赶快吃个饭团吧,吃过了我抓紧时间把你们送过去!”
张世珍站在河岸边傻傻地看着流淌的河水,对面的山坡上又响起了一阵枪声。但她心里并不害怕,依然站在河边看着。木筏很小,是用四根大木棒绑在一起做成的,一次只能渡五六个人。大家狼吞虎咽地啃了几口饭团,又开始渡河了。女儿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心里十分焦急:“爹,赶快渡嘛,天快黑了啊!”可是,一直到天黑看不清水面了,红军还是没有渡完。父亲说:“看不清水面了,只有明天才渡了,你们就到我家里住下吧。”没有过河的十几名红军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留下来,一起到张世珍家里过夜了。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学习强国”昭通学习平台、中共威信县委党史研究室、威信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出品
统筹:唐莉娜 李怡 曹阜金
策划:杨明 王定松 谭光吉
编审:李怡 许馨予 文泽梅 方绍泽
配音:王昕
资料来源:中共威信县委党史研究室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