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投身载人航天领域十余载
曾任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
牵头负责空间站应用系统总体技术工作
为科学家搭建中国太空实验室
凭借对航天技术需求的深刻洞察
他创业成立科技公司
以商业航天模式继续铸造大国重器
历经三年攻关
他带领团队
20小时内送出三颗“星星”
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
单星通导遥一体化技术研发
显著提高我国在航天领域的
技术先进性水平
他就是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1990级校友
椭圆时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兼首席科学家
张涛
让我们一起走近
“大国重器中的清华人”系列报道
为你讲述改革开放以来
新一代清华人为铸就国之重器
默默耕耘的奋斗故事
年少立志:“用科技改变世界!”
张涛自小便着迷于各种机电装置原理
热爱阅读凡尔纳等科幻作家的作品
并被科技改变世界的力量深深吸引
希望自己也能
成为一名杰出的工程师
1990年
张涛考入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动力工程与控制专业
这里浓郁的学习氛围让他倍感欣喜
“我所学的专业涵盖了工科的主要领域
从热能、燃烧、流体、机械、电
到整个动力系统的仿真优化控制”
大学期间
张涛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实验室
物理实验报告获得的评价
“A , very good!”
极大地鼓舞了他深入探索的信心
大学期间,张涛在实验室学习
专业学习之外
张涛还深入钻研
电子学、计算机和软件等多个领域
在软件系统开发和电子产品制作方面
积极探索
他将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好奇心”
时至今日
每当看到新鲜事物
他仍会下意识地
思考其原理和系统构成
本、硕、博一路走来
张涛在清华园度过了
十年的学习生涯
“这段时光
不仅为我扩宽了学科视野
更赋予我系统分析问题的方法
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2000年
张涛走出校园
正式踏上了
“用科学技术改变世界”的逐梦征途
2000年夏,时任校长王大中为张涛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既然没有先例,我们就自己做!”
张涛2000年创办软件公司
2007年加入中国科学院
负责中国载人空间站应用任务总体技术
为科学家搭建太空实验系统
帮助他们在太空探索科学问题
收获科学成果
在空间站任务论证与研制建设中
张涛凭借深厚的跨学科背景
迅速理解并满足了各领域科学家需求
实现了高效对接
在此期间
他提出并实现了多项专利技术
“航天梦就是航天人的强国梦”
那个曾经对科幻未来心怀憧憬的男孩
如今已成为
有能力改变世界的工程师
他的梦想是
以强大的航天技术
推动我国前沿科技进步
带动各个产业的发展
张涛担任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副总师期间作方案报告
2020年
是张涛深耕航天领域的第20个年头
这一年,他发现
商业化应用市场
对卫星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
成立椭圆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打造卫星应用与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这次创业是市场需求引领创新
我渴望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科技发展
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加入
共同为铸就大国重器贡献力量”
他构想了一款集通信、导航、遥感
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卫星
三者相互增强、深度融合
旨在构建一个
“天地一体化”的闭环大系统
起初
几乎所有的业内专家
都基于传统设计理念和现有技术
对这种“三合一”的设想持怀疑态度
张涛却坚信
传统方式往往受限于思维定势
遇到问题不要紧
逐步拆解就能解决
“这好比在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
就要做移动互联网产业
既然没有先例
我们就自己做”
“领跑世界!我们做到了”
椭圆时空采取了
抓总研制卫星的创新模式
内部做总体设计和核心分系统研制
成熟的组部件则从外部订制
从设计、仿真到总装、测试
再到入轨运行
张涛带领团队
一步一步摸索着攻克难题
最终
凭借先进的技术架构
椭圆时空仅用不到两年时间
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了
单星通导遥一体化的技术研发
“星池匠,意飞扬,铸器巡天望”
基于通导遥一体化卫星技术
张涛团队推出了
自主建设并运营的卫星星座
“星池计划”
这是一个“天地一体”的大系统
被称为
即时广域综合感知系统
能够通过卫星的组网运行
建立起一个高精度的时空基准
将地球置于精细的四维时空网格中
在轨卫星或天地联动分析处理数据
生成指令下发到地面自主设备
形成一个地球尺度的
广域系统动态管控支持平台
2023年12月4日12时10分
“星池一号02A/B双星”
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并顺利入轨
这是“星池计划”
成功发射的首批两颗卫星
“星池一号02A/B双星”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星池计划”旨在四年内
将112颗智能卫星送入太空
构成综合感知卫星星座
截至目前
该计划已成功发射了三颗卫星
稳步迈向既定目标
张涛透露
星座一期计划于2026年完成组网
届时将可实现
通导遥一体化
感知孪生一体化
空天地海一体化
在建立高精度时空基准的基础上
实现从数据采集、响应式遥感
在轨智能处理到指挥处置的
天地全过程闭环
为电力、石油基础设施智能巡检
期货大数据、农业保险、“双碳”
应急减灾、海洋设备设施监管
生态环境监测等众多领域
提供灵活多样化的支撑
椭圆时空产品应用领域(来源:椭圆时空科技公众号)
首批卫星发射当天
张涛在戈壁滩塔架附近
观看火箭实体点火起飞的壮丽瞬间
心中的紧张
“仿佛见证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得知卫星运行一切正常
他内心的激动难以言表
“在这个专业领域
我们终于做到了领跑世界
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
2023年11月,在发射场完成星箭接口装调
“鸿鹄”
是首批卫星发射任务的代号
也象征着张涛的初心与抱负
“鸿鹄壮志凌云跃,琢重器,立新标
星池初建显清超,览天地,辨分毫”
“我们不仅要引领前沿技术
更要确保这些技术能真正服务社会”
这一使命铭刻于
张涛和椭圆时空每一个成员的心中
永恒闪耀在送向太空的每一颗卫星
照亮着“科技强国”的绚丽征程
鸿鹄任务徽章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