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元江旅居热度不断攀升的背后:小城浓浓人情味 旅居游客心安处

发布时间:2025-01-24 12:07:38

哈尼山寨

   

  元江旅居游路

  元江县根据旅居客群多以活力老人群体为主的特点,结合气候、温泉等自然优势和绿色丰富的食药优势,积极推动“温泉 养生 旅游”“体育 健康 旅游”“农业 康养 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打造了红河谷热海、李和才故居等5个A级景区,优化5条精品旅游线路、4条研学路线,实现文旅、康养、冬季户外运动等融合发展。

  1 “醉”美风情旅游线

  元江县城—红河街道打炭村—亚万绿芦荟加工厂区—栖霞山温泉花园酒店—元江大桥—澧江街道华侨农场展览馆—澧江街道者嘎村—嘎陶正林民居—良丰庄园—星光夜市

  2 哈尼风情游路

  元江县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那诺梯田—中国传统村落那诺村—那诺观景台—迷都普思、观音山—中国传统村落羊街村—羊街哈尼云海观景台—返回县城

  3 红色康养游路

  元江县城—红河谷热海景区—李和才故居李子干茶园—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安定—元生根雕艺术馆—元江白族文化传承馆—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成立旧址—返回县城

  4 奇幻自然游路

  元江县城—曼来镇泰兴小组移民新村—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曼旦村—羊岔街老街—南溪老林(露营、探秘丛林、古茶树)—返回县城

  5 彝乡风情游路

  元江县城—洼垤乡坡垤村、邑慈悲—洼垤乡中共元江县委旧址—龙潭乡集镇—龙潭乡邓耳石桥—甘庄华侨城公园

 

  

篝火晚会

  1月,元江气温26℃,游客踏出列车车厢的那一刻,冬天消失了。

  逐暖而来,是很多旅居游客最初来到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原因。让他们停下脚步“安营扎寨”的,不止于此。近年来,元江县充分挖掘文旅资源、丰富旅居业态的同时,通过多部门联动、各企业联合、党干群联结,做好旅居配套服务,全力以赴打造有温度的旅居,以浓浓人情味和拳拳“服务心”,为旅居游客营造了一个充满魅力与温暖的心安之处。

  去年“暖冬元江”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86.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53.55亿元,同比增长16.03%、13.73%,全年接待旅居游客6.08万人次,租房旅居游客动态保持在3万人以上。

  一座城 10人中有3位旅居人

  午后城郊依江风房车营地,阳光从树梢洒下,营地的人们三三两两坐在林间晒太阳。跟着悦耳的手风琴声,记者遇到了60岁的演奏者马建禄。“我是新疆人,大家都叫我‘老马同志’,我是追着阳光来的。”

  距离元江县城约2公里的依江风房车营地,占地600多亩,这里原本是一个苗木基地,随着旅居游客的增加,当地依托苗木景观打造了一个可同时停放300辆房车的营地。目前,元江共有包括依江风在内的房车营地11个,可停放房车700余辆。去年12月,马建禄和家人开着房车一路游玩到元江,就决定在依江风房车营地“安营扎寨”。“这里阳光充足,尤其是菜的品质好,比如番茄,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每天早上6时,他听着新闻做早餐,吃完后去元江县体育馆打羽毛球,下午晒太阳、喝茶、练琴,顺带着逛逛附近的集市,“也会和朋友们到周边村寨吃长街宴、参加篝火晚会、泡温泉,生活规律又充实。”

  他的房车左边是他姐姐一家、右边是朋友一家。“我姐夫70岁了,看到我在元江的生活,他们也很喜欢,也就往这里来了。这都是我们第一次旅居,这个冬天,我想我都会在这里。”

愉快的旅居生活

  元江租房旅居游客动态保持在3万人以上,这意味着在元江城生活的人,每10人就有3位是旅居游客。

  近年来,元江县充分发挥热区、通道、绿色、多元的优势,围绕滨江园林旅游城市建设,统筹县城与乡村、热区与山区,以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医养旅居、养老旅居、文艺旅居、体育旅居业态为引领,以打造一个康养城、建设一批旅居村、培引一批经营主体、用好一批旅居人才、配套一批公共服务、举办一系列活动、共建共享一个和谐社会为抓手,吸引“候鸟”人群来元江旅游到旅居再到定居。预计到2027年,全县培育16个以上乡村旅居重点村;培引一批旅居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样板房;以2023年旅居人数为基数,年均增长15%以上,不断扩大“元江花果城·避寒养生地·中国萨王纳”形象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块菜地 细微之处见服务显关怀

  今年63岁的季彦新来自黑龙江,去年3月,他和妻子第一次来到元江,在这里住了5天后,决定在此租房子旅居一年。他所租住的小区四季锦府属于元江旅居养老基地项目,占地500余亩,有精装修住宅951套。目前基地已入驻多家旅居企业。

  在小区内,记者看到中心区设有健身广场、标准游泳池、乒乓球室、图书室,还有一家脊柱颈康复理疗点。“我们是元江民族医院的医生,这个点是刚开设的,可满足小区及周边的旅居人群理疗的需要,平时有3名医生轮值。”服务点内的医生介绍。

  小区内还增加了快递点、美团及饿了么外卖服务。季彦新说,入住时小区人还比较少,取快递要到6公里外的县城去。相关部门很快也关注到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不只有快递点,还有了自己的小菜地。”

  季彦新所说的“小菜地”,是小区所在的红河街道工作人员专为旅居人员开辟的。在一次走访中,有人提出能有一块小菜地就好了,可以种点小菜,还能给每天的生活增添乐趣。这个建议被街道工作人员记在心里。2024年12月初,一块块“幸福小菜地”出现了。

  随着旅居人员不断涌入元江,作为旅居人群聚集地的四季锦府越来越热闹。为了打造好旅居群体“第二居所”,红河街道靠前服务,协助打造四季锦府、傣乡巾帼康养院等康养旅居品牌,于2024年11月底成立四季锦府小区旅居党员党支部,统筹县级相关部门、社区、物业管理等多方力量,引入摊贩在小区安全地带设置卖菜点,引进快递网点,协调外卖延伸配送范围,开辟了近两亩的菜地供旅居人员使用,链接群团组织、医疗系统、养老机构、爱心企业等资源,常态化开展送健康、送文化、送温暖等多样化服务,让旅居人员住得舒心、暖心。

传统村落坡垤村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通讯员 刘政佳 摄

  红河街道因地制宜,规划那路、麻子寨、打炭、那堕4个房车停放点,完善水电设施,在那路小组增设充电桩2个,设置房车停放收费标准、注意事项公示牌,鼓励辖区农家乐和农村空闲房屋为旅居客提供民宿服务,推出旅居美食套餐。与此同时,街道全力摸清辖区房源等情况,为有需求的旅居人提供咨询服务,截至目前,辖区共统计到闲置房源387栋(套、间)2233个房间,旅居人数3945人。

  近年来,元江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真挚、热情作为服务旅居人群的第一要求,建立党建引领重点工作“8+N”机制、文体旅康融合发展联席会议等制度,定期不定期调度工作,从改善服务与设施、增强文化活动与社交、推动经济支持与发展、加强政策与宣传以及提升旅游与体验做起,聚焦“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开办元元食堂,“新老市民”同坐同吃;完善冬日恋曲、南门鑫城、傣乡巾帼、先和酒店4个旅居区生活配套设施,发展依江风、梦幻世界、者嘎等11个房车营地,开通运营定点城市公交、城市小火车,重点解决了就近就医、交通出行、收发快递、购物等基本生活问题;把民族民俗魅力和节庆活动深度融合,举办各式各样的节日节庆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联欢交友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联欢交友活动,增强旅居游客的体验感,全面展示了元江文旅品牌形象。

  一个平台 让旅居“新市民”心有归处

  南门鑫城公寓是元江县旅居人群较为集中的小区,李兰是公寓旅居人员党支部书记,来自新疆乌鲁木齐,从担任南门鑫城公寓旅居人员党支部书记团结好服务好旅居党员,到加入“诗歌走进青少年”公益活动为山区孩子送去知识的温暖,再到尽己所能宣传元江、推介元江,李兰把自己当成了元江的一分子。像她一样,越来越多的元江旅居游客发挥自身特长,在当地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元江县把旅居人才视为宝贵财富,建立常态化“候鸟型”人才信息收集机制,建立“候鸟”人才数据库,打造“候鸟”人才工作站,建立完善“候鸟型”人才“一事一议”评价办法、关爱制度等政策体系,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而“候鸟型”人才也围绕特色产业、旅游发展、教育医疗、基层治理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余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让旅居人才多了一份归属感。元江县将“候鸟”人才信息数据分行业、分领域进行专项分析,并分层次、分类别进行整合管理,分门别类地向行业主管部门推送,行业部门根据需求确定结对“候鸟”人才名单,截至目前已经促成12名“候鸟”人才与4个行业部门结对。建立供需对接机制,邀请退休大学教授、专业技术人才、文艺工作者等“候鸟”人才在元江建立合作关系,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助推元江各项事业人才进行传帮带培养。

  同时,元江县把民族民俗魅力和节庆活动深度融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联欢交友活动,哈尼十月年500多名旅居游客和村民共跳棕扇舞,元旦众多徒步爱好者到洼垤参与撒摩阿哩文化节,2000多名旅居人员参加和观看2025年“中国萨王纳·暖冬元江”半程马拉松,旅居游客沉醉于多情的“韵”境里,烟火气和文化味相融入,增强旅居游客的体验感,不断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杨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