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文化周刊 | 海外琼籍乡亲的中秋“味”

发布时间:2025-01-15 07:11:08

原标题:文化周刊 | 海外琼籍乡亲的中秋“味”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平昕

今年8月,海南“村VA”赛场上,一支特别的队伍让文昌乡亲们纷纷驻足——远渡重洋而来、只为一睹排球盛事的马来西亚琼籍乡亲们带来“二十四节令鼓”表演,为场上的队伍擂鼓助威。这种孕育自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文化结晶,令文昌乡亲们既觉好奇、又感熟悉,鼓声隆隆、奋发不绝,竟引得本地乡亲的鼓队也擂起文昌特色的鼓点,一时间,鼓声、呼声、笑声共鸣协奏,赛场上热闹非凡。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是琼籍华侨华人的重要聚居地,旅居新马的琼籍乡亲们在带去故乡海南的文化时,更在居住国孕育、发展出了如二十四节令鼓一般独一无二的华侨华人文化结晶。中秋将至,远在海外的琼籍乡亲们也将以独属于他们的方式,在同一轮明月的照拂下,与故乡的人们一道庆祝团圆、共度佳节。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人们喜欢提花灯庆祝中秋节。新华社发

忆苦思甜 民谣、酥盐饼和芋头

“八月十五中秋期,子欲食饼父无钱,父便打子子便哭,子哭父也哭……”

一首童谣,是马来西亚琼籍侨领林秋雅与中秋有关的最深刻的记忆。这首童谣是林秋雅的母亲用文昌话口口相传与她。斯人已去,每逢中秋,她仍会将童谣与后辈传唱,将老一辈艰辛岁月的记忆与忆苦思甜的精神代代相传。

酥盐饼。资料图

近代以来,大量海南人为躲避天灾与兵乱、谋求安定的生活,不得不踏上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船、散落于世界各地旅居。这其中,马来西亚便是一个重要的去处。远赴新马旅居谋生的琼籍乡亲,最开始多从事社会地位较为低下的工作,如胶工、司机、小餐馆掌柜等等。经过百年的不懈奋斗,琼籍乡亲们渐渐积累起财富、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深度参与当地经济政治活动与社会生活,渐渐在当地成为重要社群。

然而,有关艰苦奋斗的记忆并未从琼籍乡亲们的记忆中消失,而是融汇于当地华人社会的习俗与生活,在点滴中勾连起乡亲们对过往的怀念和敬畏。林秋雅家中世代相传的民谣便是最好的例证,而民谣中传唱的“饼”,是新马琼籍乡亲的又一个忆苦思甜的记忆载体——酥盐饼和芋头。

酥盐饼皮薄馅薄、味道单一,简单的油纸包装内,往往藏着六头(头即个,量词)甚至八头馅饼——这意味着每一块饼都被分得更薄、更轻。然而,这份不讨喜的饼食仍在新马地区流传至今,它折射了新马华侨在艰苦岁月中的普遍心态:哪怕日子艰难,中秋时分也要有能摆上台面、庆贺团圆的月饼。于是,粗糙但量大、味寡亦可食的酥盐饼似乎就成了没有选择的选择。而那些连酥盐饼也吃不起的乡亲们,则另辟蹊径,以蒸煮的芋头代替饼食,还以歌谣打趣:“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欢喜有人愁,有钱之人食月饼,无钱之人食芋头……”

时至今日,许多生活富足的乡亲们仍没有撤下餐桌上的芋头,新加坡琼籍乡亲们还会备起个小味薄的酥盐饼,个中缘由,都绕不开华侨华人们“忆苦思甜”的精神共鸣。

马来西亚琼籍乡亲的中秋餐食,白切鸡是主角。郑翔鹏 供图

佳肴美馔 从供桌到餐桌

敬祖与团聚,是中秋佳节绕不开的主题。

新马地区琼籍乡亲同样以敬献“三牲”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拜和怀念。在中国许多地方,三牲通常指的是羊头、猪头和牛头,其中又有大三牲(通常指羊、猪和牛,多用于敬天、祭祖)和小三牲(通常指鸡、鸭和兔,多用于小型敬拜)之别。然而,马来西亚琼籍乡亲的供桌上,仍旧保留着来自海南的习俗,以整鸡、大块猪肉和鲜鱼作为三牲敬拜先人。

鸡、猪、鱼在海南人的饮食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中尤以鸡为甚。马来西亚琼籍乡亲基本保留了海南本土对鸡的处理方式:以滚水同煮鸡肉和猪肉,鸡血、鸡杂等下水则在鸡肉将熟时下锅,以保证同时出锅。鸡肉以鸡阉为上,鸡鸾次之,要煮至鸡骨尚见红、鸡血成大块,再将鸡血置于鸡背、鸡杂置于鸡腹内或鸡身侧,均匀地在鸡血与鸡背上撒一把粗盐,将鸡身整理齐整、便可摆上供桌、祭拜祖先。祖先“享用”之后,鸡、猪、鱼三牲又会被乡亲们“请”下供桌、细细斩件、摆上餐桌,成为今人们可口的佳肴。“大体而言,马来西亚华侨的中秋餐饮佳肴与海南本土几无不同,只不过在吃鸡肉时,海外的乡亲们更爱蘸生姜和尖椒舂制的浓稠酱料。”华侨华人文化研究者郑翔鹏介绍。

在华人华侨的餐桌上,还有一道特别的“黄梨炒猪皮”尤其受欢迎:过油、晒干再泡发的猪皮以油炙香,再与蒜片、青红椒、新鲜黄梨(亦即凤梨)同炒,待猪皮吸足芡汁、素菜附上荤味,酸甜适口的黄梨炒猪皮便可得。乡亲们钟爱此菜,因其有遍地黄金的好意头,如果仔细观察,不少人家还会将未经调味的鸡杂下锅同炒,这也是南洋华人勤劳节俭的写照——事实上,黄梨炒猪皮的原型该是黄梨炒鱼鳔,但鱼鳔名贵、好货难求,许多人家舍不得掷重金购买,因而,黄梨炒猪皮便顺理成章地“占领”了乡亲们的餐桌,成为这一方水土上生活的海南乡亲们独特的味觉记忆。

融会贯通 海外华侨华人的节庆活动

中秋佳节,马来西亚华人的住家中,常能看见孩童提着五彩的灯笼四下奔走嬉闹。这便是当地中秋有名的“提灯笼”民俗。

提灯笼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中国人表达喜庆的象征。湖广一带,早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在马来西亚,不同籍贯带来的独特习俗交融贯通,又渐渐演变成了当地特色独具的新风俗、新文化。提灯便是其一。

除提灯笼这类民间自发的活动外,在新加坡,每逢中秋,灯笼游行、巨型灯展、国际灯笼制作比赛、传统京剧表演、月饼群英会、赏月诗会、猜灯谜等一系列颇具中国传统特色的集会活动便会次第展开。其中,又以灯谜最为重要:人们在灯笼上悬挂谜笺,让大家一边赏灯、一边猜谜,为中秋平添几分趣味。虽然猜中灯谜只有一份小小的礼物,但爱猜谜的人不在乎奖品,猜出谜底便是最大的满足。

为了将来自故乡的传统与习俗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新加坡还成立了灯谜协会,灯谜协会编写英文灯谜、出版灯谜丛书、举办国际灯谜比赛等。

(范平昕)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