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这则寓言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本来无需多言,以免陷入老生常谈的被动找骂或者被围攻的困顿之中。今天闲暇,周末无事,索性再聊聊。
我们试着将这个成语后面的动宾词组去掉,只留下“掩耳”二字,聊一聊什么是“盗”,聊一聊它们究竟要盗“什么”?这样也许会给掩耳盗铃更多更新的解释空间。
盗的基本解释有三点:一是动词,偷盗、盗窃、盗取、盗卖、盗掘等等;二是名词,指抢劫财物的人,盗贼、强盗、盗匪、盗乱等等;三是副词,意为偷偷地、暗中地干什么坏事、出什么损招阴招。盗匪不分家,不管是大匪大盗、强盗土匪、鸡鸣狗盗、贯匪匪患等等,从词性分析,无疑是贬义的。如果进而从词意方面稍微延展一下,就有抢掠劫持、窃据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欺骗诈骗骗取等等不同的准确详细的解释。
盗匪的本性是贪婪的、残忍的、不知足的,它们会将自己的梦想、希望与贪得无耻、贪得无厌转嫁在被偷被盗被抢被劫被欺被骗的群体的痛苦、失望、无奈、沮丧之上,从而迫使他们忍辱偷生,变成没有思想信仰的白丁弱者、没有自我价值的行尸走肉,没有尊严的奴隶下人。强盗们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嚣张跋扈、为所欲为;弱者们无声无息、忍气吞声、苟且偷生、了此残生。
既已明了盗匪的关系,我们再看看这些盗匪们,它们盗取什么呢?其宾语绝不单单是掩耳盗铃一种解释。掩耳是一种假象,试图掩盖它们盗贼盗匪的身份;掩耳是一种自我身份、地位的宣示,是封人之口、震慑胆魄、强势压迫的动能;掩耳也是一种“诛心”式的叫嚣,是一种舍我其谁的肆无忌惮的鼓噪。盗则是它们的终极目标,盗万物,无所不盗、无所不贪、无所不至、无所不能。善良的人们不要将它们盗取的东西或者范畴局限在名利二字之上,它们绝不会仅仅满足于此的,它们要盗取的东西很多,甚至是盗取他人的性命。
先秦时期庄周的《庄子·胠箧》中有一句话:“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小偷小摸生不如死,大奸大恶逍遥自在。相同遭遇,不同对待,不同结果,有两个或者多重对比悬殊的“标准”的确非常“内卷”。更可怕可悲的是紧随其后的一句话:“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也就是它们这些大奸大恶大盗大匪们,不做好事、坏事做绝,但是它们却往往摆出仁义圣贤的名头而招摇撞骗,就是那种肮脏妓院门前立伟大贞节牌坊的荒诞闹剧,愈演愈烈、荒谬绝伦、司空见惯、不惊不奇、不慌不忙了!因为人们已经麻木了,它们对盗匪无计可施,它们对盗匪无能为力,它们对盗匪听之任之忍之。
在阶级社会中,这就是野蛮的斗争。庄周说:“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如果看不清阶级斗争的本质,为盗匪们呐喊助威、欢呼鼓舞不异于戗杀自己的亲人朋友,自身也极有可能已经变成了盗匪们的帮凶,变成了助纣为虐的旁观者或刽子手,从过去的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被欺凌的弱势群体沦为盗匪们摇旗呐喊的虾兵蟹将而不自知。“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 下也多……圣人生而大盗起。”这正是那些欺世盗名者的精准写照,更加可悲可恨地是,这些沽名钓誉、诳时惑众的盗匪“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它们的名号很响亮,它们的荣誉很灿烂,它们的功勋很辉煌。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正是基于老子看清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绝圣弃智是要休养生息,是要做好民生民愿民意的扎实工作,而不是指鸭为鼠、人面兽心、外君子而内小人,生杀予夺、鱼肉百姓,涸泽而渔、杀鸡取卵,雁过拔毛、焚林而猎、饮鸩止渴。真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个中品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足。
所以庄周在《胠箧》中明确指出:“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言下之意是统治阶级对老百姓无动于衷,无所作为是好的,就怕统治阶级专横跋扈、胡作非为,肆意妄为、任性妄为;正如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所讲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种反人性的经验被统治阶级很好地传承了几千年而更加传神、更加形象,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厚颜无耻。
所以庄周并不寄希望于统治阶级的仁义道德盛名,而是反复强调:“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对那些个言行不一、投机钻营、好大喜功、自大自是、追名逐利的统治阶级而言,“外立其德而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庄周从内心是非常抗拒和讨厌的,从而警告被统治阶级即普通老百姓,要擦亮眼睛、辨别真伪,盲听盲猜、悔之晚矣!
它们盗取了几千年的人文精神,颠覆了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观变形变味、变色变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力量与道德品质荡然无存。
它们劫掠了几代人的家国情怀,为了一己私利,为了哗众取宠,为了标新立异,为了颠倒妄想,到处讨好、献媚、跪舔、逢迎,“则内弃其亲而外去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对家里人的痛痒艰难悲惨遭遇置之不理、残酷镇压,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瞎指挥、瞎折腾、瞎胡闹,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慢作为,毫无底线,不知廉耻,沉醉于各国与各个诸侯之间,用老百姓的血汗钱铺路,用透支子孙后代的福祉架桥,用糟蹋、作贱、侮辱民族的精粹而冒天下之大不韪,胆大妄为,自私任性,自得其乐,渐行渐远,不知穷尽,庄周更是一语成谶、一剑封喉、一语中的:“则是上好知之过也!”庄周继而论述:“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甚矣,夫好知之乱天下也!……舍夫种种之机而悦夫役役之佞;释夫恬淡无为而悦夫啍啍之意,啍啍已乱天下矣!”要搞懂“好知”就是自作聪明,自大自负,自以为是,整日里沉迷于自说自话、鹦鹉学舌、毫无新意;而它所谓的新意,便是自吹自擂,自我膨胀,夸夸其谈,老子在《道德经》给这类人画像:“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即言它们是社会的蛀虫,自骄自傲而轻天下,一牛虻而已!
普通人尚且知道“自知者明”,而所谓的圣人以一己邀名之私心障目,却未必自知如此,唐朝吕岩在《道德经释义》描述为:“自知者明,守自己之灵,虚中生白(谦虚空灵而能容人照物)光灼天地,自知其有,默默自得,而为之明。”一心向外而求,贪婪纵欲无度,庸俗卑劣也不过如此!“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这中间的逻辑辩证关系,其实也何尝不是印证了舍本逐末、倒行逆施、拔本塞源、颠倒黑白的游戏正在上演。
它们盗掘了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生活幸福的基础保障。写到这里,忽然想到了清朝的慈禧,对内残酷剥削压迫、镇压剿杀,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声名狼藉;对外节节退步忍让、边民被扰、生灵涂炭,但却处处讨好跪舔、割地赔款、提供种种便利,最终国破家亡政息、臭名远扬,遗臭万年,遗患无穷;老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就是统治阶级幸福生活的反衬,开辟口岸,外国资本大肆入侵,民族产业岌岌可危;行业门槛形同虚设,冶容诲淫,裸体相向,随时随地有断腕扼喉、窒息毙命的危险;烟馆林立、妓院满街,进而衍生出华人与狗、东亚病夫的打脸状况,任其发展便可能呈现出梅毒艾滋蔓延肆虐,便可能是鱼肉百姓、践踏民生,买卖器官、逼良为娼的残暴专制,便可能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生活艰辛艰难、难上加难的哀婉凄凉;所谓的官官相护、腐朽腐败,有怨难申、固步自封,为虎作伥、比比皆是,上行下效、颠倒黑白,乌烟瘴气,民怨沸腾,因此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得不到依靠,看不到希望……
正义已死,信义已亡,
失道寡助,病入膏肓,
清廷不灭,天理何存?
大道何存?民心何存?
统治阶级对这一些社会现象置若罔闻,保持沉默,专制打压,就是“掩耳”的真实写照;掩耳的目的是什么呢?满足盗匪的私心私欲、膨胀贪婪、阴谋诡计或者鬼蜮伎俩;那么它们的实现路径是如何设计的呢?就一个字——盗,明目张胆地盗,大张旗鼓地抢,肆无忌惮地夺,堂而皇之地劫,名正言顺地掠,心安理得地掳,如此一来,“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主谓宾都得到了精准的表述、定位和揭露,便瞬间充满了强烈的、鲜明的、旺盛的、恒久的生命力,生动而且形象,不由得心生敬畏,顶礼庄周。
“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那些表面上标榜自己有德行的人,御用文人颂扬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伟大精神与优秀品质的集大成者,是后无来者的唯一存在,或者在外部环境中通过阳谋阴谋(含联姻、岁贡等行为)进行沽名钓誉的统治阶级,实际上是在迷惑和扰乱天下,这种厚颜无耻的独裁式的君临天下,不是历时前进的号角,而是自甘堕落、黑白不分、盲人瞎马的震耳发聩的丧钟,既然不会有好的结果,那么又有什么值得效法赞美的呢?它留给子孙后代的包袱就是,仰天咒骂、痛彻心扉。这就是庄周给予人们认真反思反省、杜绝偏听偏信、避免上当受骗、不再盲目盲从的告诫。
警钟长鸣!
2025年1月11日哑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