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植物“耐热有道”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5-01-12 11:21:52

 

1月12日,记者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作物抗逆育种与减灾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李培金教授团队首次发现RDM16蛋白能够响应温度变化形成凝聚物,在植物耐热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刊发在《自然·通讯》上。

热诱导RDM16发生凝聚

  ?

随着全球持续变暖,高温热害频发重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因此,挖掘高温抗性基因资源、探究植物高温响应机制,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众多研究发现,植物能够自身感知环境温度的变化,并做出适时有效的响应,保证生殖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在响应温度变化过程中,信使核糖核酸能发生可变剪接,进而产生形式多样的蛋白变体,帮助植物抵抗高温胁迫。近年来,蛋白液-液相分离已成为生物体感知环境胁迫的研究热点,但植物是否能通过信使核糖核酸可变剪接和蛋白液相分离协同作用抵御高温,尚鲜有报道。

李培金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发现,RDM16含有低复杂性结构域CC1,其中的精氨酸残基能够决定RDM16凝聚体的形成,在植物耐热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进一步研究揭示,RDM16能形成两种信使核糖核酸剪接变体,分别是RDL和RDS,两者能够在蛋白水平发生相互作用,并且RDS可以促进RDL形成蛋白凝聚物,相互协同实现植物的耐热功能。

RDS促进RDL形成凝聚体

  ?

李培金认为,该成果为植物响应高温胁迫的蛋白相分离功能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为深入挖掘植物高温响应机制、开展耐高温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和理论依据。

(安徽农业大学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