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歌曲与政治:由《最后一枪》所想到的

发布时间:2025-01-10 17:17:16

  八十年代最后的那一年,北京并不平静,第二年,崔健在他的巡回演唱会中,唱起了《最后一枪》,唱毕,他问道:“你们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听众答到“叫《最后一枪》”,崔健又道:“那么我希望,去年的枪声,是最后一枪”,台下人群欢声雷动,有人看到某大学的旗帜挥舞得十分卖力。而崔健的巡回演唱会也遭到腰斩,《最后一枪》也被禁止演唱,多年后解禁,也只有大部分的奏乐和一小段唱词了。而我喜欢的恰巧是它的歌词,颇具深度与张力:

  “一颗流弹打中我的胸膛刹那间往事涌在我的心上

  只有泪水没有悲伤如果这是最后一枪

  我愿接受这莫大的荣光

  哦哦,最后一枪哦哦,最后一枪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话还没讲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欢乐没享

  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人和我一样不知道有多少,多少个最后一枪

  安睡在这温暖的土地上朝露夕阳花木自芬芳

  哦哦,只有一句话,留在世界上

  一颗流弹打中我的胸膛

  刹那间往事涌在我的心上

  哦哦,最后一枪

  哦哦,最后一枪”

  和《血染的风采》一样,这首歌都是纪念对越作战中的牺牲者的,而在那个春夏之交的枪声中,又被赋予了新的纪念意义。

  其实无论是在这首纪念对越作战的歌词里面表现出的一种反战主义的情绪,还是他在那场演唱会中说“希望这是最后一枪”,都诠释了他说过的那句经典名言——“音乐不能够有政治目的,但是也不能逃避政治责任。”对于崔健来说,就算是看起来正义的对外作战也并没有得到他百分百的支持,而他仅是用一种纪念牺牲者的态度去唱出那首最后一枪,面对那年广场上的风波也没有简单的选边站队,而是去悼念那场风波中的的死难者。

  我们在分析哪首经典歌曲的时候,经常会讨论一下关于作者想要诉说是哪些思想感情,但是,任何的歌都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唯独这首例外,这首歌曲名叫最后一枪,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一颗流弹打入我胸膛。”在一位深受重伤的人的弥留之际的脑海里并不会出现多么清晰的思路,因为思维肯定会随着伤势加重而渐渐模糊,“刹那间往事涌在我心上。”呈现的正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回忆,就好像一位战士临死之前,对自己的一生做一个简短的回味,也是最后一次回味这一生中苦与乐的机会了。这首歌的曲调,非常的平缓,就像是回光返照的负伤者口中的哼唱。与其说他带着悲凉的情感,不如说是带着一种悲壮。作词者也仅仅是简单的使用了几个意象,就仿佛带我们回到当年那个烽火连天的战场,倾听到了负伤者的呻吟。这也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对于战争以及那年风波的一些思考。

  一个战士,最怕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最怕的并不是死亡。人固有一死,为了自己的理想去献身,总比碌碌无为要好过很多。死亡的来临的时候,只不过是义务的一种完成。大限将至,他的反应是只有泪水,没有悲伤,这足以证明他的勇敢。

  那害怕什么呢?真正害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死。因为战士,一位革命者,并不会惧怕死亡,如果,他们真的可以用自己的牺牲,为全人类换取一个没有硝烟的明天,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去这样做,正如歌曲中所唱的,“如果这是最后的一枪,我将接受这莫大的荣光。”在那个红色尚未退潮的年代,一场有侵略色彩的战争也能在淡红的环境下,被涂上了保家卫国的颜色,他们即使在触摸着自己累累的伤口,并且领着微不足道的奖金之时,还可以问心无愧地对自己说,自己是为了保卫这片温暖的土地,是为了,保护照露夕阳花木自芬芳的美景不受敌人蹂躏……但是仅仅十年之内,炮口的方向不知为何掉转了180度,指向了曾经的“祖国的花朵”……再过去十年、二十年,当年为祖国流过鲜血的老人们,竟然因为试图上访、示威夺回自己应有的权利成为了当局的黑名单中的一员。也许比对他们,牺牲者反而是更幸运的……

  事与愿违的是,1979年的枪声不是最后一枪,XXXX年的枪声,同样也不是最后一枪。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最后一枪”——兴许是希特勒向张伯伦许诺的那种最后一枪。世界和平这类美好的祝愿,与军阀和财阀发动战争转嫁矛盾的脚步相比,只是微不足道的羁绊;托尔斯泰主义的幻想,对于统治阶级发动战争的企图来讲是毫无杀伤力的。不管爱好和平的人们如何多次地呼唤和平,如何希望曾经的每一枪都能成为最后一枪——正如同歌手在歌曲中的一再呼唤。但该来的总会伴着必然王国的铁律来到。

  善良的人们,愿意为了和平献出一切,哪怕是手中的的枪,但是他们记忆中温暖的土地,并不属于他们,大多数人也享受不到朝露夕阳花木自芬芳的美景。他们做的,只有在贫困线上挣扎,在一次又一次的最后一枪的枪声中瑟瑟发抖,无论枪声源自内政还是外敌。他们曾经无数次的祈求,和平,和平,以及和平。等来的是一个,一个,又一个的最后一枪。

  历史的经验会教育我们,要让没有战争的日子早些来临,我们不但不能像甘地那样的和平主义者搞非暴力不合作,反而要拿起武器,对于一切反动分子,用力射出我们的子弹,这并不是意味着对于和平的背叛,因为我们知道,妥协换来的只能是敌人的得寸进尺,而只有依靠革命,才能使得全人类,避免在私有制下不可避免的冲突,而从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由王国。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人类创造了战争,也一定能消灭战争。

  说到这里,可能有一些从右边来的朋友问我了,你不是很喜欢崔健的那句话吗?那你为什么又这么痴迷于左派的思想去解读歌曲呢?难道这不是一种政治目的吗?

  其实并不然,我认为,消除贫困,促进平等,让每一个劳动者可以有尊严地活着,实现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这难道不就是再朴实不过的政治责任吗?只是我们历史唯物主义者都深深的知道,要达到这些目的,不消灭私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仅仅祈祷梦想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

  政治并不是污浊恶心、令人讨厌甚至唯恐避之不及的,更不是功利的代名词,而是我们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的必要手段。凡是在政治上喜欢“中立”的人,不外乎对于现状都持一种旁观者的态度或是对于现存制度不具有批判精神。真正的中立并不存在,激烈的斗争足以把庞大的“中立者”们切成两半。人畜无害的冬妮娅和傻白甜的达雅,不都分别在阶级斗争中找到了自己的阵营了吗?我喜欢但不赞同老崔那句话,因为我们共产主义者的政治目的与政治责任是统一的——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更不惧怕承担自己的责任。正如《切格瓦拉》中的经典台词——

  “在暴风面前,飞鸟可以避开;

  在洪水面前,走兽可以避开;

  在强大的邪恶面前,人,不可以避开。”

  如果全人类的解放,只剩下的最后一场战役。那么我希望,最后一枪能够打中我的胸膛。

  因为已经不知多少人和我一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