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保山昌宁:十冬腊月豆腐香

发布时间:2025-01-09 13:07:47

  原标题:昌宁:十冬腊月豆腐香

  腊月开始,年味渐浓,随着外出游子的陆续归家,家家户户昌宁人开始为准备过年忙碌起来,尤其是在农村一系列的传统习俗里,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的味道也越来越醇厚。

  在耈街彝族苗族乡的村寨,过年准备忙碌而快乐,有一个习俗一直传承至今,这就是做豆腐。做豆腐、腌豆腐、酥豆腐是春节年货不可或缺的老习俗。每到这个季节,乡村里处处都有豆腐的香气在弥漫,与杀年猪的烧肉味一起,交织出了寒冬腊月里最美的乡愁味道。

  乡村人做豆腐,与那种工厂化的做豆腐方式不同,除打浆时大多从石磨变成了打浆机外,其他程序依然守着传统,因为大家就好这一口。金马村穆家村民小组禹建芝是远近闻名的做豆腐好手,春节临近,她家每天不是在做豆腐,就是在为做豆腐做准备。

  禹建芝家里,土灶里柴火熊熊燃烧,袅袅升起的炊烟直上云霄。大锅里的豆浆热气腾腾,豆香四溢。当豆浆烧开,就加入适量的石膏水“点”豆腐,豆浆就如变魔法一般,神奇地凝固成了豆腐脑。禹建芝说:“每年十冬腊月,都是我们做豆腐最忙的时候,一天会做150斤豆子。我们家的豆腐又白又嫩,大家都喜欢买,而秘诀就在于‘点’豆腐的时候加了生豆浆。”

  在大多数耈街人的记忆里,还留存着踮着脚尖围着石磨和灶台,在桌边等着豆腐凝固,热乎乎的豆腐脑端上桌的记忆,一碗可甜可咸豆腐脑下肚,鲜嫩爽滑,满口溢香的记忆,那是童年的记忆,也是家的温暖。

  待豆腐脑沉淀得差不多,便开始上槽做豆腐。在离主锅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专门压豆腐的槽案。案上有一个长方形的木制槽子。禹建芝在熟练的操作着,铺好包布后,用瓢将刚刚熬好的豆腐脑舀入槽子内。收拢好包布,再在上面盖上大木板,压上石头。等浆水流尽,掀开包布,一块块软滑的豆腐便做成了。

  白豆腐做成后,既可以直接用来做各种菜肴,还可以进一步“深加工”。做霉豆腐就是其中一种。做霉豆腐用的豆腐脑也另有乾坤,需要把豆腐脑搅碎一些再上槽,这样压得更紧,豆腐块更加硬实,通过晾晒以及堆焐后成型。

  “一到这个季节,办喜事的人家很多,有些人家自己做豆腐,也有一些人家图省事来跟我家定,让我整个冬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如禹建芝所说,耈街人对豆腐的热爱,在宴席上体现得尽致,无论是什么样的宴席,都少不了豆腐的身影。酥豆腐是必备的八大碗之一,外酥里嫩,口感极佳;霉豆腐经过发酵后,炸至金黄酥脆,再蘸上特制的调汁,美味无比……

  腌豆腐,是长时间酝酿的美味,日常生活佐餐的必备品。这,其实是对霉豆腐的进一步升华。将豆腐切成块晒干,然后发酵成霉豆腐,在此基础上拌上盐、辣椒粉、花椒粉及姜末调制的腌料,密封保存数日便可以吃,能存放一年甚至几年,而且每一段时间都有不同的味道。打开腌豆腐的坛子,独特的香气扑鼻而来,每一口都是时间与食材的完美结合。

  在耈街,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卖豆腐不会贴本”。一方小小的豆腐,朴素中见精致,平凡中有美好。豆腐里,蕴含着乡村人的生活智慧,人们所追求的日子,其实不过是清粥小菜、岁月静好、白菜豆腐、四时安稳。

  年味渐浓,昌宁人正在用这份简单与美好,迎接新春的到来。(茶利芝 李姝颖 辉晓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