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生命教育:这堂课得补上

发布时间:2025-01-07 03:11:05

原标题:生命教育:这堂课得补上

郑州市创新街小学的同学们在河南福寿园参加生命教育活动。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赵大明

在刚刚过去的开学季,很多学校不约而同以“防治校园欺凌”为主题开展开学第一课。“校园欺凌”“心理抑郁”“自杀”……近年来,让人揪心的案例在学生群体中接连出现。而在这背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仅将其归咎于学生心理不健康或学校安全措施不到位失之简单,生命教育的被淡化、被忽视也是造成此类问题的重要原因。

什么是生命教育?如何让年轻人学会思考生命、尊重生命,真正上好“生命课”?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从业人员。

是生命哲学,不是心灵鸡汤

种种统计数据显示,欺凌现象在我国校园中普遍存在,相当比例的学生有过亲身遭遇。

“‘都还是孩子’不能成为万能托词,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对此进行深度思考。”在省教育厅安全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原书记戴兴华看来,除了监管不力、相关法律法规尚待完善等因素,校园欺凌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生命教育的缺位,“很多孩子缺乏对生命本质的认知,不懂得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保持基本尊重”。

何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自我伤害或伤害他人是生命教育的重要部分,但并非全部。”9月13日,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定功向记者介绍,生命教育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教育、生存技能教育、生存智慧和生存境界教育等。

“以悲悯的目光看待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终将长眠于斯的世界”“践行生命之善,与每个人的生命彼此投缘”……在一般人看来,生命教育中经常出现的这些话语颇具“心灵鸡汤”味道,实则不然。

“广义生命教育的源头可追溯到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时代,属于哲学范畴。”王定功介绍,现代生命教育发轫于美国,陶行知则是我国首倡者,一代代学人不断丰富着生命教育理论体系。作为较早开启生命教育系统研究的高校之一,河南大学早在2004年便出版了学术专著《生命教育论》,目前在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均设有相关课程。

“生命教育带有厚重的人文关怀和鲜活的教育学意义。在‘生命课堂’上,除了系统知识得以生成,智慧和能力也得以内化、心理处于健康阈值区间,人的灵性日臻丰富。”王定功说。

王定功认为,生命教育不仅应贯穿于学校教育,也应向外建构教育场域。近年来,河南大学师生走进机关、校园乃至田间地头、寻常巷陌,广泛开展“生命教育百校千师万堂课”“生命教育百行百业百堂课”“生命教育公益大讲堂”等活动,广受关注和好评。

在项目式学习中感悟生死

“思考生命与死亡,可以唤醒年轻人的生命自觉、生命尊严,激发内在动力,积极规划并努力实现个人目标。”9月14日,洛阳师范学院生命教育课程负责人、教授赵丹妮对记者说。此外,生命教育还能增强年轻人同理心,对自己、他人乃至社会产生更强的责任感,也有助于他们在面对亲人离世等情境时保持平和与理性。

该校生命教育与教师发展中心自2018年成立以来,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线上、线下生命教育精品课程,并推动生命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累计开展专题讲座170场。在与当地教育部门合作下,该校在西下池小学、白马小学、唐宫西路小学等8所中小学设有生命教育课程,受到学生及家长欢迎。

近日,一位学生得知奶奶逝世时情绪波动很大,恰逢学校生命教育课程讲到“以死观生通达生命”一章。在老师引导下,他学会了较为平静地接受这一事实,并通过制作“纪念相册”、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回忆、参与悼念等疗愈活动逐渐走出哀伤,同时这位同学也更加珍惜与家人的相处时光,还积极和同学一起参与社区的敬老活动。

“我们也在一些学校尝试开展‘生命之镜’等活动,学生可选择某个生命阶段的场景进行模拟,如婴儿期、青少年期、中年期或老年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生命阶段面临的挑战。”赵丹妮认为,这种项目式学习模式可以拓展生命体验,让儿童更加直观地认识世界、生命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值得推广。

记者了解到,类似的项目式学习模式正为越来越多人了解和接受。如河南大学、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省民政学校及郑州市创新街小学、郑州市黄河路二小等与河南福寿园合作成立实践基地,以实地走访感受、欣赏艺术作品、聆听真实故事、分享心得体会等方式开展主题活动;省外一些地区也纷纷在殡仪馆等场所推出活动,让参与者参观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化妆班组、体验殡葬道具等,了解相关常识,认识生命的重要和伟大。

生命教育应成为必修课

今年4月初,驻马店市在全省民政系统内率先举办了一场生命文化讲座。活动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以《生生不息:清明节的历史与文化》《生命文化与殡葬事业》《数字科技殡葬的生命文化内涵》等为题,讲授先进生命文化、现代殡葬理念和最新发展趋势,吸引了120余名观众参加,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

“作为服务生命的行业,殡葬工作也是生命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一环。”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站在生命终点看生命”能让人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年轻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是长期而深远的,对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也是有力助推。

不过,从整体来看,构建生命教育服务新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业内亦普遍认为,虽然部分高校、机构做出了有益和成功的尝试,但很多地区在生命教育领域仍存在定位不明、课程设置缺失、内容碎片化、资源不均衡和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

“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验渐趋丰富,但其着力点尚需进一步明确。”王定功说,真正的“文章”要全社会“一起构思”、与教育工作者“一起合著”、与学生及家长“一起校对”。虽然任重道远,但他对生命教育的未来充满乐观,“这是道路,不是作品。生命教育‘何往’,可由接受过生命教育的年轻一代作答”。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生命教育的践履者。”师从王定功的河南大学博士生方娴说。她相信,在各界努力下,每一堂教学都会充满生命的活力,每一个孩子都会充满生命的感动,每一个人都会打造属于自己的“生命课堂”……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