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能永远年轻,但永远都会有年轻人,一代代的年轻人,都曾经对未来有着自己的人生规划,恰好我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淘到了一些民国时期的的老报纸和期刊。
虽然这些报纸期刊在时事新闻上的内容质量让人忍俊不禁。但不得不说他们儿童板块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恰好在今天这个特殊时期,一起回顾下近八十年前的小朋友当年的作文,看看当时的他们,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以及展望未来的。
先从最重头的《中央日报》1949年元旦特刊看起,能把文章登上中央日报元旦特刊的,一定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这一期第一篇作文就叫《我的希望》,作者是信德儿童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张彼得。
按照时间推算,张彼得小朋友出生于1937年左右,和我爷爷奶奶年纪差不多,应该称呼张彼得老爷爷才对。不过从他的名字来看,他父母应该是很崇尚西方文化的人,在那个年代应该也是高知家庭了。不过他的愿望还比较朴实,和大文豪鲁迅先生一样——当医生。
而选择当医生的理由也和鲁迅先生一样:因为我国国民知识浅薄,不讲究卫生,所以别人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我们要洗刷这种耻辱,固然要提倡体育,锻炼身体,但是消极方面也必须注重卫生,有了疾病,更需要医生医治,而现在我国的医生,高明的少,腐劣的多,分担不能把病人治好,还反而医死很多,所以我要做一个医生,来医一般疾病,直接拯救我们的国家。
张彼得爷爷对当时中国的现状看的还是比较清晰的,医疗卫生问题的确是当时的中国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毕竟当时的中国人均寿命只有35岁,很多人都不会有机会经历中年危机。
不知道张彼得老爷爷后来实现自己当医生的梦想没有,我找遍了整个网络,也没有找到他后来的任何资料,北京师范大学一位退休老教授和他同名同姓,但我没能找到其他相关资料。
不知道今天他还是否健在,不过我还是很希望他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不过,鲁迅先生四十年前就悟出了一个道理——学医救不了中国人。而同期另一篇文章——《我的志愿》,作者武尔瑜老爷爷(奶奶)似乎就明白这个道理,武尔瑜老爷爷虽然年纪小一些,但是格局却比张彼得老爷爷大的多,他的梦想虽然也是医生,不过要医的却是整个国家。
他还总结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几个问题:
1、贫,人人都没有钱
2、弱,人人身体都不强壮
3、愚,识字的人太少了
4、私,我国的心眼都不好
如果这真是他个人总结出来的话,那我只能说武尔瑜老爷爷的思想格局真的是远超他的年龄,起码远超小学五年级时的我。
不知道后来他从事了什么工作,今天是否还健在,因为我也没有找到有关他的任何资料。
75年后,当年他提出的前三个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第四个问题......
还在努力解决中,不知道武尔瑜老爷爷看到今天这一切,能否满意呢?
有人反对今天的年轻人讨论宏大叙事,但事实上看,75年前的小朋友,叙事要比今天的更为宏大,还能堂堂正正的登在中央日报上。
而1946年《时代儿童》的这篇文章,叙事则更为宏大。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树民二小六年级的王焕乾老爷爷,如果他健在的话今年已经90岁了,他对未来的畅想是非常乐观的:
我们国际地位已经提高为世界五大国,而我们是国家的栋梁,未来世界的主人翁,所以更应该努力奋起,自强不息。全世界都充满着和平欢乐的气氛,我们也应该努力向前奋进,共同担负起改革社会,振兴国家的重任。
看来,“栋梁”“新一代”“接班人”这些词,在八十年前就开始流行了。
我没有找到王焕乾老爷爷之后的人生轨迹,不知道他后来是否成为了国家栋梁和世界主人翁。
反正我最终也没能为国际栋梁和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点还是很惭愧的。
相比之下,年纪小一些的于承代老爷爷,虽然也讲宏大叙事,但他的期望却朴实的多:
“人人有事做,有饭吃,社会上没有强盗和叫花子”
现在看来,他这个梦想看似朴实,但实际上是太超越现实了。
而来自正风中学二年级的任韵珊老奶奶,可能因为年龄大一些,她的文章就相对现实和平和一些。
“过去”是不值得我们怀念的,“未来”是不值得我们幻想的,只有“现在”是值得我们努力的。
这句话今天读着,也丝毫没有过时的感觉,这篇文章来参加今天的中学时作文比赛,也是一篇获奖作文吧。
整体上这几篇文章,我还是有点意外的,因为在我小时候,最受我们欢迎的职业应该是科学家。但我大概翻了十几篇类似的文章,没有任何一位小朋友的梦想是成为科学家的。
可能是当时的中国还比较落后,先进的科学离人们的生活太远吧。比如钱学森先生的父亲当年就不同意他学航空,而是想让他学铁路工程。因为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铁路要比航空实用多了。
对此,六六儿童科的研究社员钱蓉贞女士就写过一篇文章,告诉小朋友们为什么要研究科学。不过她的观点,也仅仅是停留在学习科学能对抗自然灾害上边。
这里边有个细节,这几位爷爷奶奶,除了于承代外,其他几位张彼得、武尔瑜、王焕乾、任韵珊的名字似乎放在这个年代也不是很违和。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那个时候的中国,每年毕业的小学生只有60万,还没有今天的硕士研究生人多,能在那个年代读完小学,还能把文章发到国家级刊物上,肯定是非富即贵或者高知家庭了。
七十多年过去了,几位当年的小朋友早已进入了暮年,不知道他们看到了后来的中国和世界的变化,会是什么感受呢,他们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梦想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