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云南省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产城人”融合加快城镇化步伐

发布时间:2025-01-02 15:07:39

  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9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50%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滇中城市群以全省28.27%的国土面积,集聚了47.06%的常住人口和62.1%的地区生产总值……2024年12月1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云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新闻发布会上,一组组数据彰显了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过去一年,我省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围绕相关重点工作精准攻坚、持续发力,推动全省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品质日益提升,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发展潜能不断释放,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进得来”“愿进来”“留得住”“有配套”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省围绕“进得来、愿进来、留得住、有配套”,持续破除体制机制堵点、强化政策措施保障,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2024年5月,“新昆明人”李氏夫妇喜迁新居,租住在昆明市五华区吾悦广场周边的公租房普惠园,每月仅需支付600元的租金,他们的女儿也顺利入学附近的小学,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校园。从就业、组建家庭到安定居所,这个小家庭一步步深深扎根于大城市之中。

  放眼全省,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两年前的38.47%提升至52.92%,实现了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的历史性改变;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3.89:1下降到2.66:1……从完善基础设施到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改善生态环境到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我省一项项务实举措圆安居梦、撑保障伞,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围绕“进得来”,我省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居住证制度全面实行,昆明市主城区落户限制全面取消,在全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中,是8个率先放开的城市之一,全省近2000万人落户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3.85平方米。

  围绕“愿进来”,我省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深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全省累计确权登记办证877.4万户、确权登记土地面积1.1万亩,进城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得到有效解决。

  围绕“留得住”,我省加快发展“三大经济”,持续壮大城市产业规模,为进城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推进进城农民工与城镇户籍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持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居住证制度和户籍制度有机融合并轨,不断扩大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公共服务覆盖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切实降低进城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

  围绕“有配套”,我省全面落实城市建设用地、财政转移支付与城市人口增长挂钩机制,制定实施《云南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四五”以来,省财政共下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39亿元。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

  滇中城市群擎起高质量发展龙头

  滇中城市群在全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承担着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主体作用。

  有着“昆明后花园”之称的弥勒市,近年来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统筹推进“产城人”融合,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滇中花园幸福城”。聚焦擦亮绿美颜值,该市坚持“先做生态,再做产业,先进公园、再进城市”,有机串联城市内外绿地水系,把森林搬进城市、把城市建成公园,持续擦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建成城市大小公园130个,城市绿地率40.29%,绿化覆盖率45.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56平方米。为了把“颜值”变“产值”、“流量”变为“留量”、“过客”变“常客”,该市因地制宜发展异地康养、旅居养老等产业,节假日、寒暑假等旅游旺季在弥勒日均旅居人数达到6万人,长期旅居人数日均1.5万余人。今年1至10月,全市实现接待旅游总人数1562.3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92亿元。

  滇中腹地禄丰市,以“融入楚雄、接轨昆明、一体发展”为目标,强规划优布局,创机制优管理,补短板提品质,兴产业聚人气,通堵点惠民生,大力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由“十三五”末的37.07%提高到目前的42.62%,成为全省首批10个“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县城”、20个绿美城市之一。

  以点带面,串珠成链。自2020年《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复以来,经过多年发展,滇中城市群已成为全省人口最集中、经济最活跃、功能最完善的区域,区域内常住人口达2199.16万,全省4673万人口中,近一半人口居住在滇中地区。区域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19%,是全省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也是全省中等以上城市最为集中的区域。

  城镇化率的提升带来经济的高度集聚。2023年,区域内地区生产总值1.86万亿元,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强省会”行动深入实施,昆明市GDP占全省的比重达到26.2%。曲靖副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连续3年超过五分之一。昆玉、昆楚协同,麒沾马、蒙个开组团发展不断深化,已逐渐成为支撑滇中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引擎。

  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

  “五城共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曾经破旧的街道被宽敞整洁的马路所取代,两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走进安宁市,城市更新改变的不仅是城市的物理空间,更是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升。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示范县城……一个个闪光的荣誉,是对安宁市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肯定和回馈。近年来,该市以城市更新改造为第一抓手,坚持“体检开方”“规划引领”,倾心整治“破乱”,用心改造“老旧”,精心增添“绿美”,推动城市更有品质、更具内涵,“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愿景成为现实,“一老一幼”民生保障网织密织牢,“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更具温度。

  观一隅而知全貌。我省县城承载了近三分之一的城镇人口,是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转移的主阵地。全省紧紧围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尊重县城发展规律,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按照“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方向,聚焦“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等要素,加快推进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五城共建”。

  发展成果体现在城市容貌的巨变上。近3年来,全省累计新增绿化面积35万亩,累计新增城市绿地面积5300多公顷,全省城市绿地面积共8万多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03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39.90%;城市公园数量跃升至2700余个,建成绿美社区4730个、绿美街区853个、绿美街道1341条;累计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城镇)37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城镇)48个; 全省共有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137座(个、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并列全国第三,共有传统村落777个,居全国第一。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带来群众更多获得感。3年来,全省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5万个,惠及130.17万户群众;累计开工改造城镇棚户区126万套,共惠及380余万群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全省完成改造和抗震加固370余万户,居全国第一;累计建成投运生活污水处理厂183座,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在570余万立方米/日,集中收集率67.4%;累计建成投运生活垃圾填埋场127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9座,全省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日;累计建成海绵城市490余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40%……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将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从规划、建设、产业、管理上加快产、城、人融合发展,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潜能,促进全省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为推动全省与全国同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云南网记者 陈晓波 王璐瑶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