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而干部要执行好党的政治路线,就必须要有符合实际的政策和策略。“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有了正确的实事求是的政策和策略,是不是干部就一定能执行好,就一定能取得实践的胜利呢?答案是,不一定。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特别是延安进入了“黎明前的黑暗”,既接近着胜利,但又有极端的困难。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接下来的几年,将会更加困难,尤其是物质方面的困难。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为着战胜日寇,党制定了“精兵简政”的政策。关于精兵简政,是一九四一年十一月李鼎铭等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提出的。同年十二月,中共中央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要求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这是在抗日根据地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克服财政经济严重困难和休养生息民力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
有了正确的政策和策略,具体实际地执行落地就是关键。
有些地方在精兵简政方面做出了模范。比如晋冀鲁豫边区的领导同志,对这项工作抓得很紧,做出了精兵简政的模范例子。但还有一些地方的领导同志,党员干部因为认识不够,没有认真地进行。他们还不理解精兵简政同当前形势和党的各项政策的关系,还没有把精兵简政当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看待。这些对政策执行不好的地方,其党员干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事先看到”的能力。毛主席说:普通的人,容易为过去和当前的情况所迷惑,以为今后也不过如此。他们缺乏事先看出航船将要遇到暗礁的能力,不能用清醒的头脑把握船舵,绕过暗礁。什么是抗日航船今后的暗礁呢?就是抗战最后阶段中的物质方面的极端严重的困难。但是,我们的党员干部,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队,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不能缺乏这种“事先看到”的能力,不能像普通人一样犯这种错误。
受制于习惯的力量。现状和习惯往往容易把人们的头脑束缚得紧紧的,即使是革命者有时也不能免。庞大的机构是由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想不到又要由自己的手将它缩小,实行缩小时就感到很勉强,很困难。敌人以庞大的机构向我们压迫,难道我们还可以缩小吗?实行缩小就感到兵少不足以应敌。这些就是所谓为现状和习惯所束缚。气候变化了,衣服必须随着变化。每年的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各要变换一次衣服。但是人们往往在那“之交”不会变换衣服,要闹出些毛病来,这就是由于习惯的力量。
这种习惯的力量,是一种巨大的力量。自己创造的东西,要自己亲手将其改造,怎么可能呢?革命胜利以后也是如此。很多人追求排场、享受、名誉、地位,让其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就开始思想上有点想不通了。干革命,脑袋别再裤腰带,不就是为了胜利了能享受点嘛。我们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内部怎么可能出现资产阶级呢?等等,这种习惯的力量比比皆是。
“精兵简政”对当前克服经济发展困难的启示:
当前经济发展困难相比抗战时期,还没那么困难。当时精兵简政何以是克服物质困难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呢?就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缩小精简政府机构和人员,加强基层力量,节省人力物力,全力克服一切困难。真正解决了鱼大水小的矛盾。
主观认识要符合外部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我们的实践就会成功,否则就会遭遇失败。当前,我们要共克时艰,也必须借鉴精兵简政的历史经验,真正的让我们的政府力量适应新情况的发展需要,让我们的力量更加强大,更加团结。
更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带头参加劳动,调动群众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保障劳动群众的当家作主的权利。
制定正确的政策,记住总目标和总任务,不要只是盯着具体的政策和目标。“精兵简政”是克服困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但是要这个政策发挥作用,就要记住毛主席的告诫:
“我党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又规定了各项具体的工作路线和各项具体的政策。但是,许多同志往往记住了我党的具体的各(个)别的工作路线和政策,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而如果真正忘记了我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我们就将是一个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我们执行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政策的时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左右摇摆,就会贻误我们的工作。”
毛主席形象地比喻说:“我曾两次过黄河,一次是1936年红军东征,一次就是这次。过黄河你们注意了吗?黄河上掌舵的老艄工(公),在急(激)流险滩、惊涛骇浪中,眼睛总是注视着对岸,遥望远方,端正航向,把舵掌稳当。如果老艄工(公)只看脚下的浪花,就会手忙脚乱,把船弄翻。”
政策的制定要实事求是,更要走群众路线。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