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与白》是一个宝库,能挖掘出太多的东西。
首先是它的现实性。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充其量算个文学爱好者,文学上的现实主义我说不上来。我凭的是一个普通读者的直觉,我感到《黑与白》是真正的老老实实从现实中生长出来的,真真切切、原汁原味地反映着现实。我们在里面处处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现实的影子,它没有哗众取宠,没有指桑骂槐、故弄玄虚、自高装蒜,而是老老实实、堂堂正正地用一个个,并且有机串联起来的故事去描摹现实。刘老师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作家,只是用高超的技术把很多现实中发生过的故事做了艺术性的勾联和加工。
我出生于七十年代前期,九十年代初上的大学,九十年代中期参加工作,我的父辈是北京赴边的知青。我通过读这本书,真切地感受到社会是怎么变迁的,现实是怎么转换的,也就是,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但作品本身又是高于现实的,高在它以艺术再现的方式揭示了历史的真相,而这种真相在我们浑浑噩噩地身处其中的时候是看不大清楚的,或者说我们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看的意识,我们处在现象之中,跳不出种种现象而把握到事物的本质。这样的好的故事帮助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正是因为对现实描摹得过于直接,它最初在内地的出版才遭遇了刘老师所说的“不了了之”。他们怕了,害怕这种直面和揭示可能给其所处体制带来的不可把握的冲击力。但我相信那些拒绝它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它是一部杰作,他们只是因为害怕它的锋芒,害怕这种锋芒伤及自身的现实利益。它在香港出版后短短一年内在内地普通读者中引起的热传和热评,也说明了它的的确确击中了大众的心坎。
其次,是它的理想性。我的年龄,比书的主人公之一王晟要小上一些,但我们成长经历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即最小的时候接受的是理想主义熏陶,崇拜那些理想主义的英雄人物,成长过程中经历了时代的转变,在时代的转变中,我们在早期形成的价值观遭到了强横的、蛮不讲理的否定,我们不得不经受某种心灵的痛苦,正像王晟对自己名字的纠结。他的改名,正是一个普通人对于现实的妥协。而英雄正是从普通人站出来的不肯妥协的那些人,王胜利、骆正、老校长所代表的这一群人,正是在现实中真正的英雄。他们在那个理想主义高扬的时代并不显得怎样突出,而时代转变之后,他们的坚持使我们对他们由衷地敬佩。虽然这些英雄人物的所谓结局在利字当头的人看来都不怎么样,但正因此,才愈加显出他们的高大,这是真正的悲壮。那些在现实利益层面给予他们低评价的人是不敢细想的,一细想,他们便立刻显得渺小。所以,作品把他们树为正面人物,并且勇敢地把他们真正的结局写出来,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理想主义在一个糟糕的现实面前,它的面貌,理应是悲壮的,但它仍然给我们以力量,并且是更大的力量。
第三,是作品的斗争性。这种斗争性也体现在前两点中。作品本身的问世就是充满斗争的。作品中也处处体现着斗争,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人与自我之间的斗争,路线和路线之间的斗争,其实这些斗争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具体化和现象化。这些例子我就不举了。大家都读过作品,自然能找到对应的例子。最后,我以我之前写过的一首短诗作为发言的结尾:
#读《黑与白》#
我努力地擦亮眼睛
看到的
依然是模糊的图景
然而,我的心中
却感受到了
某种真境
我相信
理想是能照进现实的, 否则
《黑与白》何以产生
我也知道
理想是很难照进现实的,否则
《黑与白》何以写成
在黑白不清的世界
我们生存的唯一意义
是斗争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