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教员,不是凭空产生的

发布时间:2024-12-26 17:17:57

  今天是2024年12月26日,教员诞辰131周年的日子。关于他老人家的伟大已无需多言,只说一点:

  教员,不是凭空产生的。

  在时政圈里常常听到一句话:XX国缺少一个教员。

  我对此一向不赞同,不同的国家,国情根本性不同,不是想产生就能产生的。教员也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无数前人的基础上。

  无论是土地改革,还是基层动员制度,均如此。

  土地改革的基础,是历朝历代的“均田制”。“均田制”的开端是北魏孝文帝,到了隋唐明确下来,也由此成为了府兵制的基础。

  尽管后来“均田制”瓦解,中间的宋代不抑兼并,但到了明清,无论是“一条鞭法”还是“摊丁入亩”,本质上精神都和“均田制”类似,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

  诚然,“均田制”或者类“均田制”的政策,和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存在不小的差别,但这些措施经过长时间的实行,让抑制土地兼并的思想深入人心。

  社会普遍意识到了,田是可以“均”的。

  如果没有这个思想基础,那么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别小看历史的意义,祖宗之法有时候是很有用的。为啥那么多国家的土地改革实行不了,没有历史共识是一个关键缺陷。导致“土地改革”听起来就跟天书一样。

  啥?你说什么?土地还能改革的?

  思想的阵地,我们不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没有历史的共识作为基础,大地主就会从西方引进所谓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来迷惑大家,进而降低社会对土地改革的支持。

  典型的就是巴西,巴西的土地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相当好。多年来,要求土地改革的呼声一直有,但始终无法推行,大地主们从西方引进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把多数农民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怎么能抢别人的土地呢,那是有罪的哟。

  时间一长,所谓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而成了巴西舆论场上的伪传统。你想“侵犯”一下,反而没有先例可以遵循。

  当然,对很多二战后才出现的国家来说,要求他们有历史共识也是强人所难。毕竟,历史上就没有他们这个国家,连历史都没有,哪来的共识呢?

  土地改革还需要农业这个基础。

  中东很多国家搞不了土地改革,是因为农民就没几个人,畜牧业才是主流,当地的自然条件恶劣,沙漠占了国土的大部分,导致种田的收益极低,远不如畜牧业。你说要土地改革?

  当地人表示,你想种就去种吧,我只对养牛羊有兴趣。那就实行畜牧业改革,平分牛羊?似乎也没听过这样的先例。你看,事情又回到了历史问题上。所以说,历史是很重要的,没有历史,很多事情就没有先例,没有先例就没有共识。

  如果没有历朝历代的抑制兼并先例,哪怕是教员,恐怕也不敢贸然进行土地改革。

  而基层动员制度的基础,其实是秦始皇。没有“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基层的动员成本会极高,古代皇权不下县,是因为生产力落后,无法下县,所以基层动员不起来。

  到了近代,有了铁路、公路、电报、电话等等手段,下县的成本降低了许多。但很多国家依然无法实行基层动员,因为在没有秦始皇的情况下,动员的成本依然是高昂的、效果是很差的。

  最典型的就是奥匈帝国,奥匈帝国的生产力并不落后,但它在一战中的表现实现是菜,和意大利半斤八两,甚至还有不如,因为奥匈内部缺乏主体民族。德意志族和马扎尔族,互相势均力敌,此外还有捷克族、斯洛伐克族。

  实际上,这些民族之间的差异,除了从东方来的马扎尔人,其他的都不大。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族实际上就是一个族,其差异无非是河南与河北的区别。

  德意志族和捷克、斯洛伐克两族的差异也不大,尤其是哈布斯堡家族在统治了他们上千年后,两族在心理上并不抗拒德意志人,但德意志人始终无法将二者融合。

  所以,奥匈帝国虽然能够动员各个民族组成军队,然而其内部语言不通等各种问题,严重降低了战斗力,加上马扎尔人的捣乱,导致奥匈成为了拖后腿的猪队友。

  而这个问题,在今天的许多国家中,依旧存在。比如印度,其军队编组还是按民族来的,因为不同民族间,可能语言都不通,强行编在一起没有意义,不如分开。但分开的负面影响,就是战斗力不行。

  如果当年志愿军是分开的,那抗美援朝就很难赢,如果没有“书同文、车同轨”,教员从湖南走到湖北后,发现两边民族不同,语言也不通,习俗不共融,请问拿什么来动员呢?不是说你实行土地改革,农民就必然拥护你。

  不是的。

  有个最典型的反面案例--苏波战争。

  十月革命后,紧接着就是残酷的内战,苏俄在胜出后,携余威和波兰开战,结果战败了。虽然有图哈切夫斯基的个人原因,但布尔什维克的高层想得太简单才是关键。

  他们一开始就认为,我们是无产阶级的政权,要在波兰推行土地改革等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政策,而波兰的无产阶级受此鼓舞,将箪食壶浆地欢迎我们,将他们动员起来,我们将轻松获胜。

  然而事实是,波兰没几个人欢迎苏军,别说贵族,就是无产阶级也不欢迎苏军,你要土地改革?我听着就不靠谱,你俄国人什么时候干过好事?绝对有鬼。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最终,苏军在华沙城下一败涂地,充分证明了,动员必须在差异较小的状态下进行,双方如果差异大到了不同民族的程度,语言不通,是不存在动员可能的。

  因此,建国初期,我们打赢抗美援朝,能缔造战斗力出色人民军队,教员一手缔造的基层动员制度固然重要,但动员制度本身,却一定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那种动不动就“XX国”缺少一个教员的言论,是一种傲慢,似乎教员能够凭空产生,似乎教员能适应所有国家的国情,等于否定了教员最重要的思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的国家,事实上国情就是不同,你不能寄希望于教员成为一条万能公式,去解决所有问题。这不是在赞扬教员,更像是无知的高级黑,等于把老人家塑造成了神。

  而老人家无数次说过,他是人不是神,这无损教员的伟大,反而让他更显得伟大。正因他知道自己是一介凡人,没有神的能力,想解决问题只能下苦功夫,向群众请教,才会深入劳苦大众,和群众同吃、同住,才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