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徒步博南古道 品味千年遗存——体验“2024云南经典徒步线路——永平博南古道”侧记
跨越澜沧江上的霁虹桥。 [记者 杨艳玲 摄]
博南古道觉路遥残关。 [记者 杨艳玲 摄]
博南古道升庵祠路段。 [记者 杨艳玲 摄]
在2024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上,云南省体育局全新发布了20条“2024云南经典徒步线路”,其中一条就是永平博南古道。永平县从2016年开始举办“博南古道”徒步比赛,徒步爱好者踏着马帮走过的遗迹,在挥洒汗水间,探寻穿越千年的历史画卷,徒步线路沿途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历史韵味厚重,一步一景,深受广大徒步爱好者的喜爱。近日,记者聚焦“2024云南经典徒步线路——永平博南古道”,跟随永平县文联主席、地方历史文化学者张继强的步伐,徒步体验永平博南古道历史之美、人文之美和道路之美。
在徒步中品味历史之美
永平博南古道横贯永平县境内100多公里,徒步路线从花桥村出发,经十步梯、杨升庵祠、叮当关到永国寺,约十公里,是非常友好的初级徒步路线,而如果沿着永平博南古道继续走下去,经过杉阳古镇、西山寺、觉路遥残关,到达霁虹桥,则需要约二十公里。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永平博南古道徒步线路文化积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且研究价值较高,线路全程未大规模开发,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自然与历史人文的融合,赋予了古道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是徒步的最佳选择。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在张骞出使西域发现的“蜀身毒道”基础上,开始开通建设“西南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路段——“博南道”,云南省最早的诗歌《博南谣》里描述道:“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度兰仓,为他人。”其中的“博南”指的就是开挖铺筑永平县境内的博南山上的道路。永平博南古道被冠以“南方丝绸之路”的称誉,又被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称为“云南的皇家古道”和“通往印度的黄金之路”。
“这里是永平博南古道徒步路线的万马归槽段,路面保存得非常完好,我们从路面的状况就可以看出,当时铺筑博南古道的工艺是非常精细的,中间一列都有引马石,目的是让马帮的马匹从正中间通过,不会擦坏货物。中间高两边低的这个形状,会越踩越牢固,下雨天,雨水会从两边排走。倒推回两千年前,可以想象从一座山中间开凿出一条路来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如今两千多年过去,这些嵌在路上的石头依然毫不松动。”永平县文联主席、地方历史文化学者张继强边走边介绍说。
顺着马蹄印和引马石,徒步在万马归槽段,是一次酸爽的足底按摩新体验。脚下的每一块石板,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万马归槽全长140米,路宽3.3米,是永平博南古道上保存比较好的一段。明清时期,古道上马帮兴旺,为了避免马帮过度拥挤,云台山上开出了多条支线,但是到了万马归槽这个点,所有马帮只能挤在一起,依次通行,故称“万马归槽”。
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永平博南古道文化积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因时间跨度大,往来于古道路上的显宦名流多,浸染名流显宦名气的山水古迹有很多,觉路遥残关就是其中之一。
张继强介绍说:“这里是博南古道徒步路线上一个重要的节点,古道保存得非常完整,基本保持了汉代路的形制,这里还有一个门关,我们称作是‘觉路遥’残关。原来门关上有四个字,是‘觉路遥远’,因为掉了一个‘远’字,所以称为残关。‘觉路遥’三个字,是嘉庆年间守桥将领李文兰所题写的,他指的意思就是这条路从四川成都出发,走到这里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认为,过了这里,对面就是大永昌了,但是到这里一看,并非如此,看到对面的山更高,路更险,所以觉得‘觉路遥远’”。
徒步到觉路遥残关时,记者思绪万千,曾经,踏出觉路遥残关是生死未卜的追梦之地,踏进觉路遥残关是鱼米之乡的短暂欢愉。一个最古老的历史残存,将千年古道的神秘厚重和血雨腥风呈现得风轻云淡,古道上曾经发生的历史故事,已随残缺的“觉路遥”沉入历史的车轮之中,如今徒步永平博南古道,到了这里,却是风景最美的最佳拍照打卡地,徒步的疲惫在壮阔的绿水青山间早已烟消云散。
在徒步中品味人文之美
永平博南古道就像一条穿梭千年的文化脐带,串联起马帮文化、农耕文化、美食文化在永平大地上碰撞交融,衍生出新时代“千古博南、味道永平”的独特韵味,使得永平博南古道徒步线路在具备户外登山、徒步比赛、全民健身等优越条件的基础上,散发着人文之美,深受徒步爱好者喜爱。
沿着马帮、商客、游人、兵丁、文人等留下的蹄印、碑刻、驿站等徒步永平博南古道,一个个历史碎片是可触摸、可感知的文化脉络。徒步永平博南古道,整条线路最低海拔1535米,最高海拔2511米,山势险峻、丛林密布,原始森林的神秘与刺激可以让徒步者感受心惊胆战和惊险刺激,一阵阵松涛声传来之时,颇有当年十万筑路大军开山劈石,修筑博南道的壮观场面。推开时空的卷轴,历史上马可·波罗、杨升庵、徐霞客、桂馥、赵藩、李根源、埃德加·斯诺、徐悲鸿等人在古道上留下了足迹。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沿线还留下了古村落、古县衙等众多文物古迹和古道文化等人文资源,升庵祠就是其中之一。
升庵祠是明代文学家、诗人和历史学家杨慎居住的地方。徒步至此,可以停下脚步,爬上台阶,参观遗址。如今房屋已不复存在,可以看到大门、石凳、石墙、瓦砾和房屋的残垣断壁,在斑驳的阳光中,仍可窥见当年的壮观景致,昔日辉煌依然有迹可循。
“这里是博南古道徒步路线的最高点,杨慎当年发配永昌戍边,范围是永昌郡永昌府,但是他的戍守点就是博南山的叮当关,他的戍所就是这里了。1912年白族学者赵藩经过这里,赵藩还题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地近宁西禅寺,英魂常依李晋王。’下联是:‘自号博南山人,唱酬遥寄张公子。’”张继强一边介绍,一边给我们指出了对联所在的位置。
嘉靖三年,因“议大礼”事件得罪皇帝,37岁的杨升庵被充军云南。当他带着伤痛,一路翻山越岭来到博南山的宁西禅寺时。住持和尚与他一见如故,热情地挽留他多住几天,身体极度虚弱的他便在该寺住了一段时间。杨升庵与博南山的缘分就这样结下了。杨慎对博南山充满深厚感情,于是自号“博南山人”。公元1559年杨慎病逝,时年72岁。
“霁虹桥头发生了许多历史故事,其中就包括杨慎来到霁虹桥头创作的《临江仙》。当年杨慎被发配云南戍边,由于得罪了朝廷,所有人避之而不及,他自己被廷杖了两次,来到霁虹桥时生病了,没想到在霁虹桥头居然遇到了他家的世交,保山人张至淳带着一家十多口人在霁虹桥桥头等着他到来,等了十多天,他看到后非常感动,三杯两盏下去后就现场创作了:‘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个千古名句。”站在霁虹桥头,望着深不可测的澜沧江水,张继强给我们讲述了杨慎的故事。
徒步永平博南古道,记者跟随张继强在遗迹与故事间或快跑或慢走,一股股穿林而过的风都有了人文的气息,那一缕缕穿越密林、打在升庵祠墙头的阳光,似乎也在诉说着杨慎在遭受人生重大挫折后,并没有悲观泄气、消极避世,而是心系苍生、在永平的大山大水之间寻找生命之光的故事。杨慎通过著书立说,广交文人学士,到处讲学,传播中原文化,对云南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徒步中品味古道之美
永平博南古道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就像一条穿梭千年的纽带,串联起一部完整的滇西交通发展史。永平县每年举办的永平博南古道徒步比赛,参加人数在1000至5000人。永平博南古道为全程开放性道路,有常规维护,有专人监管,线路全程无危险路段,路标设置合理、指示清楚,满足了徒步爱好者自行完成徒步的条件,是徒步路线的最佳选择之一。
“永平博南古道徒步路线到这里就到终点了,江水下面有一座跨江而过的桥梁叫霁虹桥,被称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铁索桥,铁索桥因为建电站被淹没了,但是在上方,又出现了三座不同形式的桥,一座是大保高铁的铁路桥,另一座是天然气石油的输送管道桥,还有一座供两岸通过的公路桥。”张继强介绍。
霁虹桥,也叫兰津桥,这座桥让我们与古人的脚步相重叠,体验到那份跨越千年的联结。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实景图,让人充满敬畏和向往。据史料记载,元贞观年间,远征缅甸大将也先不花用巨大的木头更换了木板,完工时,巧逢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横在新的桥梁上空,于是将兰津桥改为霁虹桥。此后,该桥又改为铁索桥再到钢架桥。霁虹桥所在的澜沧江河谷称“兰津渡”。兰津渡的两面山,坡陡如削,悬崖万丈,山下江流深不可测,自古以来就是天险要隘之地。明崇祯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徐霞客游历至博南道时,依然感慨道:“固知迤西咽喉,千百载不能改也。”霁虹桥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徒步到这里,听完张继强老师娓娓道来的故事,就该返程了。
千古博南,因山而名;沧桑古道,因文而兴。博南古道地处“南方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地段,是我国古代在南方对外进行贸易、建交结盟和实行政治军事扩张的一条国际大通道。1988年2月,永平博南古道被永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永平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国务院将其合并茶马古道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平博南古道徒步是一个历史之旅,古道横亘几千年,从殷商到战国到秦汉时期的‘蜀身毒道’,再到汉朝之后的博南道,再到之后的各种道路形态,脉络非常清晰。博南古道徒步亦是一个文化之旅,博南古道沿途古迹遗痕众多,故事传说丰富。博南古道徒步还是一个穿越之旅,比如说博南山肩挑两个坝子,东边是永平县城的坝子,是温带气候,西边是杉阳坝子,是亚热带气候,翻越博南山山顶,是寒温带气候,体验感非常强。只要用心、用脚丈量博南古道,就可以重回几千年,可以看到现在这种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张继强总结道。
徒步走完永平博南古道,两千年的光阴,带走了永平博南古道的车水马龙和帝王将相,却留下了永平博南古道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和绝美景色。在徒步的过程中,有纯粹又粗犷的丛林气质扑面而来,有穿越原始秘境的神秘体验留在心底,有放眼溪流峡谷环绕的趣味意犹未尽,更有走进一部史书阅读星汉灿烂的回味悠长。从古到今,专家学者、旅游达人、徒步探险者为之奔赴千百次,在永平博南古道与浑然一体的天地万物中,寻找与众不同的体验。(记者 杨艳玲 张洲 谢凡)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