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汇德宏 英才兴边】李文柱: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近年来,我州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州战略,把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将人才工作的重心由人才个体转向人才团队的引育,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1年,德宏州科学技术创新中心成立德宏州科技创新合作与开发研究创新团队,李文柱担任团队负责人。4年来,团队成员并肩作战,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源头活水,不断推动德宏科技创新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科创“达人”升级智囊团
“我们团队成员共1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80%,硕士生导师1人,涵盖科技政策研究、产业研究、项目咨询、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专家。研究领域包括科技管理、法学、生物医药、食品科学、信息工程等。”李文柱介绍,过去,科研人员往往在自己的领域内深耕细作,追求个人的学术成就。然而,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单一学科的局限性日益显现,许多重大的科技问题都需要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解答。因此,科研合作、纵横联动成为突破这些壁垒的重要途径。他们的团队多学科优势组合,知识结构合理,年龄梯队科学,省州联动共建,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乃至技术工具相互融合,为科学研究注入了新活力,催生了众多颠覆性的创新成果。
“到德宏工作,来对了!”团队成员万代立说,2016年,她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考入科创中心并加入创新团队,从事科技信息研究、项目绩效管理服务。其间,参与了“德宏州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瑞丽市勐秀乡热区特色产业绿色生态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科技特派员”等项目,涉及科研经费200多万元,有了稳定的经费支持和优质宽松的科研环境,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撰写科技咨询、科技管理、产业发展类的研究咨询报告13份,获得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5项。
“团队除了吸纳优秀高层次人才,也积极助力专家工作站建设,不断整合科技资源,让一只只孔雀都往‘西南’飞。”李文柱说,2024年,德宏7家企事业单位获批省级专家工作站建设,创历史新高。其中,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巴西巴拉那农村发展研究所共建“云南省古斯塔沃·浩志世良专家工作站”,实现了德宏外籍专家工作站“零”的突破。
“活字典”助力企业红利“落袋”
保持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制胜法宝,而精准落实的科技创新政策让企业如虎添翼。2023年,德宏州制定出台《德宏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德宏州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行动方案》《德宏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方案》等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极大地助推了全州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财政给予10万元至30万元的补助,州级财政给予10万元至15万元的配套奖补。研发投入贡献大的规上企业,省、州财政实行分层分类的研发后奖补政策。
文件一经发布,一石激起千层浪,吸引了德宏各地企业的广泛关注。这样的大手笔,对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财政资金并不充裕的边疆地区而言,难能可贵。此举更让大家感受到了德宏释放出“科技兴边 英才兴边”的强烈信号和满满诚意。
“‘先确权、后转化’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建体系、组团队、理清单’直接对接市场需求第一线。”李文柱及创新团队仔细研究出台的政策,团队成员张蕾精于科技项目管理、杨艳对缅技术转移工作成效显著……他们在各自领域发挥专业优势,以便利化服务举措助推企业各类政策红利加速“落袋”。
其中,德宏正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信公司”)便是最早受益的企业之一。 2014年,正信公司落户陇川。10年间,科技助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建有4个自动化缫丝车间24条生产线,成为云南省“第一大缫丝厂”。2020年,正信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企业技术中心通过省级认定,获“全国茧丝绸行业创新企业”称号,取得6项登记的技术成果,拥有21项专利。
“我们坚守10年,离不开国家政策支持和科技的助力。”正信公司总经理郑山洪算了一笔账,这些年,企业坚持走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之路,得到省、州、县等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开展的20多个科技项目得到科研经费支持712万元,2024年新签订的5个科技项目合同达到460万元,企业每年也能申请到农业科技贷款。“政府的支持让企业更加坚定创新的信心,也让我们感到了国家对企业创新技术的认可,更有信心加大投资。”郑山洪说。
如今,越来越多像正信公司这样的民营企业受到政策支持,参与到重大科技项目中来。2020年,深耕咖啡行业26年的山云辉从企业离职开始创业,并创立了自己的咖啡品牌“黑柔”。三年间申报发明专利3项,发表核心期刊科技论文8篇,软件著作权2项。
2023年,山云辉的高新技术企业项目顺利获批,他获得省级财政15万元经费奖补,还争取到创新券、专家工作站等科技项目支持,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有了李老师他们科技创新团队的持续助力,使我们更好地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随着一个个科研项目的落地,一笔笔真金白银落到企业账上,我们创新发展的动力和底气更足了。”山云辉说道。
“在德宏,科技是‘找上门’来服务的,德宏相继出台各种科技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同时对于企业发展所需的科技资源、信息也是全力支持。”陇川陇柑星创科技有限公司科技负责人高俊燕表示,公司2018年3月落户陇川县,作为一家集柑橘产业研发、绿色种植、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企业,公司2024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乘势而上,科技创新结硕果
2023年6月30日,德宏州与云南省科技厅、湖南农业大学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并落地三方共建的“德宏热区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实现了德宏州新型研发机构“零”的突破。2024年9月18日,德宏州与昆明理工大学签订第二轮的州校科技合作协议,并在德宏州共建了“昆明理工大学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德宏分中心”,开辟了德宏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新篇章。
2023年,创新浪潮在德宏大地澎湃激荡,一组数据清晰可见:2023年,德宏州研发经费支出2.8亿元,增速29%排全省第2位。截至目前,德宏共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35家,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78家,技术合同登记交易登记合同135项,合同成交额2.83亿元。获中央、省级科技项目立项183项,财政科技经费6312.02万元。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我相信,在建设科技德宏的征程上,将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科技创新的‘弄潮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关于未来,李文柱和团队铆足了劲儿,向着创新找出路、找空间,他们坚定且自信。(德宏融媒记者 董绿叶 赵玮宇)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