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济源:万山青绿映大河
本报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12月1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介绍济源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济源全境属于黄河流域,境内黄河干流岸线总长58公里,全程属于小浪底和西霞院两大库区,由于自然沉淀作用和济源万山青绿护佑,两个水库清澈透明,碧波澄莹。
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常务副市长赵山介绍,近年来,济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不断寻求新突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坚持生态优先,擦亮绿色发展底色。高标准编制市级黄河规划等专项规划,规划实施重大项目98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示范区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深入推进黄河湿地生态恢复,截至目前累计完成营造林26万亩,建成国家级森林乡村5个、全国生态文化村3个,全域森林覆盖率达45.58%,探索推广的“鱼鳞坑”造林模式,开创了太行山困难地造林的典范经验;投资6.57亿元的南太行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
坚持以水而定,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济源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黄河流域涉水企业分类管理,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市,获批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中原特钢入围水利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节水型工业企业典型案例。济源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黑臭水体治理攻坚、美丽幸福河湖建设三大行动,国控、省控水质断面达标率100%,黄河主河道济源段水质常年定性评价为“优”。小浪底北岸灌区济源段一期竣工并试通水,第三自来水厂投入试运行,投资8.75亿元的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即将竣工,确保了济源城乡群众饮用水安全。
坚持因地制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济源以打造8条重点产业链为抓手,做强做优有色等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滩布局氢能等未来产业,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产值近2000亿元,特种钢跻身中国优特钢第一阵容,纳米新材料产业入选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建成全省首家外向型经济一站式服务中心,构建全链条闭环式外贸服务模式,助力企业扬帆出海,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三年突破300亿元大关。全链条实施种业振兴、兔业振兴、奶业振兴、中草药和新饮料产业培育行动,持续巩固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制种基地、全国最大的洋葱杂交种子生产基地的地位。
坚持保护传承,守护黄河历史文化根脉。济源主动融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讲好济源的黄河故事。深入挖掘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内涵,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新校区建成投用,成为省内外党员干部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的优质平台;现代豫剧《山路弯弯》荣获“河南文华大奖”,大型原创音乐剧《愚公移山》在中央歌剧院成功演出,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全球首部AI全流程动画大电影《愚公移山》。大力保护文化遗产,济水源水系保护开发加快推进,黄河船工号子、王屋琴书、邵原神话群、愚公移山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济源黄河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赵山表示,济源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合力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