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考研初试科目过细 不利于创新人才选拔

发布时间:2024-12-11 23:22:01

 

再过一两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就将正式拉开帷幕。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每逢年底都有的一个常规动作——全校层面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育大研讨也会如约而至。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就针对硕士研究生初试,在该校举行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会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当下研究生的初试科目考查过细,使得一些对农学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学生“止步门外”。他呼吁本博贯通应该打破过去学生待在一所高校、一个专业本研读到底的惯性思维。

初试科目宜厚基础、宽口径

《中国科学报》:你基于哪些问题提出应对研究生的初试、复试进行改革?

林万龙:在新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学科范式、产业发展形态都在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对多学科交叉的呼唤。在产业链融合的大背景下,我们面对的问题不再是只有单一学科背景的人能解决的,也不再只是解决产业中的一个点状问题。搞农业研究可能需要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搞植物科学研究可能与动物研究、计算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生强关联。事实上,农业领域是新质生产力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

人才培养的模式在适应学科范式、产业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是人才来源的多元化。然而,目前研究生初试科目划分得特别细,恨不得按二级学科,甚至按具体研究方向设置考试科目,这直接引起高校研究生的选才面过窄,跨专业的学生根本不敢报考。

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我们的涉农学科往往只有涉农大学的学生才敢报考,其他综合性大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学生则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学生可能在某个点上很能钻研,但在学科创新、产业领域创新方面的能力往往不足。

举一个简单例子,如果农学学科研究生初试科目考作物栽培学,其他高校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生便可能因为没有学过相关科目的知识而放弃报考。然而,如果农学的初试科目是生理、生化之类更基础的科目,就能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学生产生吸引力,因为该领域的学生都学过类似知识。这样做不仅拓宽了选才面,也使选拔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宽厚的学科基础和长远的发展潜力。

《中国科学报》:能否针对研究生初试环节,具体介绍一下你的思路?

林万龙:改革研究生初试的考试科目,一是增加专业课的科目,二是合并一些科目。研究生初试要考的科目不必过多、过细,而应该侧重于基础性、宽口径的初试科目,拓宽选才面,强化基础理论功底考查。

复试环节知识性考核不可取

《中国科学报》:研究生初试、复试往往都是知识性考核,这种做法很难选拔出高校所需的人才。对此,你是否赞同?

林万龙:我曾去过很多复试现场,发现一些高校的确存在复试环节反复考查学生知识点的问题。比如,有些导师会在复试中问学生某种植物有几种类型、某个实验有哪些操作要点之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本该在初试环节考查。

复试应该侧重于对学生能力和创新思维等的考查。这虽然不容易操作,但通过交流是可以判断的。比如,如果面对一名想学农业经济学的学生,相关专业的导师只要和他聊一聊,就能知晓该生对农业经济的敏感度是否足够、经济学思维逻辑是否清晰;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场景,要求学生针对场景中的问题给出应对之策,虽然学生可能一下子给不出解决方案,但至少可以谈一谈解题思路。如果考生的答案令人满意,就可以判定其有创新能力的潜质。

另外,我们希望学术型学位的复试与专业型学位的复试可以分开。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考核重点应是其学术创新能力;对专业型研究生的考核重点则是综合实践素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职业发展的潜力。有些学生的知识创造能力一般,但知识应用能力很强,此类人才可能是我们需要的专业学位学生。怎样发现他们?同样要在复试中聊一聊,看他的实践经历,以及他身上是否有创业的特质。

《中国科学报》:靠复试的简短聊天,能否真正判别人才?如果可以,导师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和能力?

林万龙:必须承认,并不是谁都能通过“聊天”有效分辨人才,导师也要分类。

过去,无论是专业学位导师还是学术学位导师,其遴选标准都是一样的。例如,都要看其主持过多少国家级课题、有多少篇SCI论文等。但是,发表过很多学术论文的导师就一定能带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吗?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真正需要的是长期与企业、行业打交道的高校导师,或者来自产业界的企业导师,这与搞纯学术研究完全不是一回事。

此前我们曾做过调查,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标分配与导师的企业、行业横向课题数量之间并不存在很强的关联。我们希望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实质性合作挂钩。此前,我们对于导师与企业合作虽有要求,但不量化、不作硬性规定。未来,我们会要求导师拿出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合作的项目合同,以此作为招生指标分配的主要依据,把分类培养做实、做硬。

与此同时,学校层面也要完善行业企业出题、导师学生答题的联动机制,构建与行业部门和头部企业共同招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指导、共同开发课程、共同选题、共享成果等“六共”新机制。

本博贯通不能局限于本校本专业

《中国科学报》:在报告中,你提到“本博贯通不能局限于本校”,但一直以来,本博贯通基本上是学生多年待在一所高校、学一个专业。对此,你是怎样考虑的?

林万龙:学生从本科到博士阶段都滞留在同一所高校的同一个专业,这从根本上不利于人才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培养。我希望的本博贯通不仅要面向中国农业大学,也要面向涉农高校,还要吸引来自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科研创新潜质和明确学术志向的优秀本科生。

一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在招生方面都存在一个惯性思维——只要涉及研究生招生,便自然联想到招收涉农高校,或办学实力低于中国农业大学的高校本科毕业生。这当然是重要的生源渠道,但我们不能局限于此。

中国农业大学是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之一,特别是根据软科大学排名,我们的农业科学学科已经在全球所有高校中位列第一。我们完全应该面向国内所有“双一流”高校、学科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

对于这些优秀学生,我们准备实施一项“博峰计划”,配备卓越师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优质平台,打造类似于研究生实验班的模式,将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科学家。

总之,我认同的本博贯通理念从不是让学生多年在一所高校读一个专业,而是欢迎不同专业,但有大致共同学科基础的优秀学生在不同高校和专业学习。

所谓大致共同学科基础,比如经济学与数学、生命科学与生理学或生物化学、种业与遗传学。我们要强化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人才培养,尤其要加强学科交叉人才的专项培养。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