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会泽县钟屏街道鱼洞社区被一层薄薄的雾笼罩着。
谭娜与母亲一起拉开小卖部的卷帘门,早早地开始了一天的营业。
今年24岁的谭娜,在当地一家医院当护士。
“我们村的同龄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来的并不多。”说起自己的家乡,小娜颇有感触。
鱼洞社区,坐落在以礼河畔,因为村下河里有个洞,村民们常常在这里捕鱼,故得名鱼洞。
说起以前,谭娜感叹:“村里一眼望去都是稻田,秋天的时候,一片金灿灿的景象。可是与这景象格格不入的,是村子进城的那条泥土路,一到下雨天,鞋子都要报废几双。”
2015年,村子里来了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的驻村队员。在近10年的时间里,他们带着大家修出了一条条水泥硬化路,为道路安上了路灯。
这些乡村新路,让村民们的出入变得畅通无阻。
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担心会迟到了;村民们运着自己栽种的果蔬,到城里做起了小买卖;进货送货方便了,做米线加工生意的大叔,接到的订单变多了;村里的小商店,货品越来越丰富,俨然成为了小超市……
一条条平坦的便民路,正在一天天成为村民们的“致富路”。
“现在路修好了,我上下班也方便。”说到这里,小娜羞涩地笑了,她今年刚刚订婚,“多亏了这条路,我朋友来参加我的订婚仪式都方便了很多,这还要感谢我们的驻村工作队呢。”
硬化前后的村内道路
来到谭娜母亲经营的小卖部时,我们发现里面还有一个房间,摆放着大箱小箱,一个年轻的男声传来:“来拿快递吗,你的取件码是多少?”这时我们才知道,这是谭娜一家人开的菜鸟驿站,社区仅此一家。
“快要年底了,大家都在忙着购物,这几天我们都早早开门等人来取。”谭娜一边说,一边利落地整理着快递物品。
谭娜在整理快递
“小娜!帮我取下快递,眼睛老花了有点看不清,你说的那个什么码。”
“好的李大爹,您儿子又给您寄快递啦,我帮你看看哈,哦1-7-2019,是个大件呢,我让我对象帮你一起拿回去。”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小店里上演着。
“这个菜鸟驿站,是去年才开的,之前要拿快递的话得跑好几公里呢。”谭娜和我们聊起了快递站的由来:“我们想着,反正选择留在村子里,不如让家里开个菜鸟驿站,方便村子里的叔叔嬢嬢们。平常是我妈妈在店里,我一有时间就过来帮忙看着。”
“我们家做着六种快递呢,顺风、京东、德邦也可以代放,有了这个驿站,村里人都说取快递再也不用跑老远了。”
在逐渐“焕新”的鱼洞社区,小娜家的菜鸟驿站并不起眼,如果说新的村庄道路畅通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那么这个小小的驿站则打通了便捷“最后一公里”。
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当太阳升起、晨雾散去,快递车行驶在鱼洞社区宽敞的水泥路上,突突突驶向谭娜家的菜鸟驿站。
“出来拿下快递哈!”
“顺丰的急件,我放这里了!”
“好嘞!”
……
平坦的水泥路已连通家家户户
清晨的交通声与烟火气,交织出新农村时尚新生活的味道,而正是有驻村工作队和像谭娜这样的人,守护着一条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守护着家,也守护着幸福。
云南网通讯员 孙靖贤 万镓瑞 杨林 施玮玮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