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在全国志愿者日来临之际,由盘龙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盘龙区委组织部协办、云南网承办的“幸福盘龙 共同缔造”全国媒体采风行活动暨盘龙区志愿者风采展示活动正式启动,活动联合多家中央、省、市级媒体,组成媒体采访组,深入走访盘龙区多个街道、社区,共同记录和见证盘龙区在新兴领域党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成果,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展示盘龙区社会工作典型和经验,让社会工作可感可及,为盘龙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冬至快到了。这几天,昆明市盘龙区金辰街道天祥社区的“巧娘”开心编织队队员们又有点忙了,他们在编织红色爱心围脖,准备送给外卖小哥冬天御寒。
12月5日,“幸福盘龙 共同缔造”全国媒体采风行活动走进天祥社区的邻里月台,只见编织队员围坐在一起,几名队员非常熟练地编织着。“最快3天就能编好一条,慢的可能要1个多星期。”队员们说。在他们身边摆放着一些编织好的成品,有钥匙扣、毛衣、手套……都非常精美。
“巧娘”开心编织队正在编织冬天的爱心物资
“巧娘”开心编织队队长翟厚云表示,平时闲着也是闲着,想到身边还有需要帮助的人,能够为大家编织一点爱心送出,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翟厚云所在的天祥社区成立于2007年10月,下辖20个居民小区,其中老旧小区13个,多为一些老国企宿舍区,居住群体大部分是老厂退休职工家庭,随着时代发展和国企改革以来,老旧片区房屋属性、管理形态变得交织复杂,老小区多,老年人多,老问题多的“三老三多”问题在社区治理中尤为凸显。
“巧娘”开心编织队员正在编织冬天的爱心物资
2023年2月,天祥社区党委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探索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社区合伙人”制度。71岁的翟厚云得知天祥社区招募“社区合伙人”,还要组建“开心编织队”,就第一时间报名参与,还自告奋勇担任编织队队长。编织队员以辖区内退休老职工为主,不断吸纳全职妈妈、年轻爱好者等新鲜血液为成员,队员人数从最初的11名发展至今的35名,个个“身怀绝技”。
天祥社区随处可见老人在编织
“巧娘”开心编织队的工作围绕送爱心开展,他们定期组织爱心义卖、志愿服务活动,每月活动2场,筹集资金,帮困扶弱,以“个人创作 集体编织”的方式开展“小聚会”活动,编织手工制品,如围巾、毛衣、手机套、杯套、小摆件等,无私捐赠给社区的互助集市。销售所得资金全部注入腾讯公益基金,用于帮扶辖区内的高龄、孤寡、空巢、残疾、经济困难的老人以及户外工作者,提供教育、医疗、生活、家政、精神、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的支持,助力其解决生活难题,并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文化活动。同时,还参与改善老旧小区内基础公共设施,依托“民生小实事”“微改造”等项目,新造、翻新如晾衣架、休息凳、公示栏、绿化带等基础公共设施。“‘社区合伙人’理应成为社区的‘眼睛’和‘耳朵’。平日里,对邻居多上门看一眼、多送上一句问候,也许就能为对方减少一些烦恼。”翟厚云说。
截至目前,“巧娘”开心编织队的受益群体覆盖天祥社区老旧小区全片区,直接受益人达2000余人。
“社区合伙人”可以是社会团体、组织、商业体,也可以是社区能人、达人和志愿者。除了“开心编织队”外,天祥社区还通过“社区合伙人”模式组建了“老厂百事帮帮团”“李医生医疗志愿服务队”等4个微治理特色自治组织,秉承“组团式帮扶、心贴心服务”的宗旨,推动居民自治,营造和谐友爱的邻里互助氛围。其参与者逐步覆盖社区工作者、离退休人员等,让社区全域内社会力量得以发挥,党员、社区能人、居民骨干、辖区商户等资源优势得以展示,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服务管理需求。
社区党委书记向媒体介绍精神家园记忆馆等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天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陆云秋表示,通过老旧小区庭院微提升改造工程,社区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提升,还在不同的老厂院坝增建绿廊、绿地、休憩等服务型场地,增加安防、停车、充电等智能化设施,让老旧小区片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焕发新活力。在硬件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在各领域“社区合伙人”的助力下,天祥社区党委依托“熟人社区”“老厂文化”优势,探索“五邻五聚”工作法,打造“邻聚天祥”社区品牌,通过资源融合支撑、项目建设推动、老党员带头配合、邻里关系塑造,打造相邻共融的党建共建新模式,推动社区治理见行见效。
云南网记者 秦黛玥 习元喜 雷莹霞 摄影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