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走基层•看一线|祥云县将组团式帮扶融入乡村振兴各领域——专业人才服务团走进地头田间

发布时间:2024-11-17 09:07:39

  一早,祥云县“产业培育”人才服务团成员、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研究员余伟才来到下庄镇沐滂村九组烤烟地。烟叶已采摘一空,一排排光秃秃的烤烟秆间隙里,一簇簇豌豆苗清新翠绿。村民刘开啟正在给这些套种在烤烟地里的豌豆苗除草、管护。余伟才一边查看豌豆苗长势,一边与刘开啟交流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2013年以来,祥云县大面积推广烤烟地套种秋豌豆,促进了农户致富增收。特别是2016年至2017年间,扶贫挂钩重点企业补助套种秋豌豆农户每亩200元种子钱,为推动当地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祥云县共有烤烟地套种秋豌豆6万亩,年产值在3亿元以上。

  今年3月,祥云县聚焦产业培育、文化旅游、乡村规划、基层治理、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电子商务等7个领域,整合县级职能部门专家资源,对2021年组建的5支“万名人才兴万村”人才服务团进行优化调整,新组建由94名专业人才组成的7支服务团,持续深化“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让各类专业人才更好助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按照村(社区)提出服务需求“订单”、乡镇梳理制定服务“清单”、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需“派单”三个程序,每月收集整理各村(社区)的具体需求,经过分类梳理后,精准派发到对应的人才服务团。各服务团采取技术指导、培训授课、合作攻关等方式跟单服务,将组团式帮扶融入乡村振兴各个领域。

  “产业培育”人才服务团共有25名专业技术人才,涵盖了农业、植保、园艺、茶桑、水产等多个领域。为解决近期出现的秋豌豆褐斑病、炭疽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引发死苗的问题,由云南农业大学教授丁玉梅和祥云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研究员余伟才担任技术总负责,在下庄镇沐滂村九组45户农户的烟田中进行秋豌豆育苗移栽套种试验,其中61亩直接播种豌豆种子、51亩进行育苗移栽。

  刘开啟家今年种了4亩烤烟,其中1.5亩直接播种豌豆种子,另外2.5亩移栽了由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的豌豆苗。余伟才介绍,育苗移栽的豌豆苗,出苗时已进行过两次防根腐和除虫药物喷洒,增强了抗病能力。今年是第一年在农户中试验示范,豌豆成熟后须一次性采收,核定产量产值。试验成功后,将在全县推广。

  祥云县园艺工作站副站长单玉富、农艺师胡文彪、高级农艺师董朝祥也来到了田间。他们是沐滂村九组育苗移栽试验田的技术指导责任人,每周至少到田间查看一次,对两种育苗方式种植的秋豌豆苗进行监测比对,将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及时反馈给村民小组长,向涉及到的农户推广。

  “你把两种农药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兑在一起浇,可以防治根腐病,促进苗根的生长。打药3天以后再加肥,每亩3公斤尿素、5至8公斤复合肥。”村民罗菊芬今年第一次在烤烟地里套种豌豆,余伟才热情为她作指导。

  祥云泰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云南祥云圣龙农业庄园有限公司是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也开展了秋豌豆育苗移栽试验。泰兴公司在蔬菜大棚里种植了180亩育苗移栽秋豌豆,已进入花期。“移栽苗整齐、健壮、根系发达,好管理,豌豆荚能卖到更高的价钱。”公司总经理朱红清说。圣龙公司则在露地上种植了300亩育苗移栽秋豌豆,已开始结荚。“无论工作日还是休息日,余老师随时都会来庄园指导,帮助我们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年还专门来给我们上三四次培训课。”圣龙庄园常务副总经理刘文武说。

  查看完两家公司的试验田,余伟才欣慰地说:“等试验田里的豆荚全部采摘上市,又可以总结出新的秋豌豆技术规程了。”

  截至9月20日,“产业培育”人才服务团已开展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62次,举办专题培训5期622人次;“电子商务”人才服务团开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培训54期2700人次,组织4支队伍参加大理州“金花村播”大赛,组织2个村参加农产品商务会展,建设电商直播间1个;“基层治理”人才服务团组织开展民法典解读等乡村法律宣讲活动31场5500余人次;“文化旅游”人才服务团全程参与策划了禾甸镇新兴苴“桃花节”、普淜镇“天峰山歌会”、下庄镇迷马拉“樱桃节”等系列乡村文旅活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完成“派单服务”123次、打造人才组团服务示范村17个。

  祥云县将按照服务次数、工作成效、群众反响等建立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每年按照10%的比例,在7支人才服务团、94名专业人才中开展帮扶成效评比表彰。对被评为优秀的先进个人,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同时享受就医“绿色通道”、体检疗养、旅游出行等祥云县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各项优惠措施,持续激发组团帮扶人才的干事创业热情。

  记者手记

  祥云县将县级职能部门专家资源分类组团,组建人才服务团,采取“按需‘派单’、一线服务”的工作方法,让专业人才精准服务专业领域,推动人才帮扶与乡村长远发展有效衔接。尤为可贵的是,该县还将人才服务团精准融入到乡村振兴各领域开展“跟单”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样俯下身、接地气的一线服务,真正帮到了“点子”上,为乡村振兴发挥实实在在的助推作用。

  云报全媒体记者 秦蒙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