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曲靖宣威火石盆村:绿袍“琵琶”奏出“致富曲”
“身穿绿袍,形式琵琶,三针清香”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宣威火腿的形状、味道和制作工艺。作为华夏三大名腿之一,宣威火腿具有千年制作史,百年成名史,是云南曲靖宣威市“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东山镇火石盆村距宣威市区23公里,海拔2340米,年均气温11℃,是宣威海拔最高的村寨,为火腿的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此,色泽鲜润、肉质柔软、香味醇厚成了火石盆火腿的显著标识。近年来,火石盆村乘着火腿庄园项目建设的东风,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力推动火腿产业升级,逐步实现村庄“富产业”、群众“富脑袋”、农户“富口袋”。
夏显能是东山镇火石盆村村民,之前每年只养两三头猪,等到年关的时候宰杀,邀请亲朋好友吃上一顿“杀猪饭”,火腿制作之后仅供一家人食用,偶尔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戚,产生不了经济价值。如今,他家的火腿被统一收购,经过包装销往全国各地,由于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青睐。礼品变商品,一家人的收入又多了一个来源。
夏显能说:“从来没想过自家的火腿会卖往全国,并且收入还十分客观,我接下来要多样几头猪,多做一些火腿,这样家里面的收入也会越来越好。”
跟夏显能一样,村民夏显浩自己养的猪,很早就被年猪小院的顾客预定了。如今,火腿收入是当地群众的一项重要收入。每户养猪数量在2头到5头不等,养殖专业户养殖规模更是达到几百头。为了保证火腿品质,打响品牌,农户依然采用传统熟食喂养方式进行生猪养殖。
让村民坚定信心搞养殖的主要原因,还是火石盆宣威火腿庄园的建设。据东山镇火石盆村党总支书记高立介绍:东山火石盆宣威火腿庄园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以“原址改造提升、融合创新发展”的思路为主导,围绕“火腿 乡村旅游”主题,充分发挥火石盆村优势,深度挖掘火腿古法腌制酵储技艺、传统古朴村落文化特质,以建设高端火腿制造基地、火腿文化乡村旅游品牌为目标,引入民宿、生猪认养、高端火腿定制、原生态杀猪饭等业态,由火腿加工体验、景观游乐、生猪养殖及屠宰、基础设施建设四部分组成,主要建设内容包含民宿、生态集中养殖示范区、观景台、非物质文化馆、手工火腿腌制工坊等,建成后解决了周边两个自然村20户26人的就业问题,庄园试运营的两个月共接待了近2万名游客。截至目前,该庄园已投资900余万元,盘活村民闲置房屋76间,建成了林下养殖区、年猪小院、石舍茶咖、松间民宿、围炉茶馆、乡村图书屋等,让因“火腿”慕名而来的“头回客”变为“回头客”,将“流量”变成“留量”。家门口的人多了起来,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也随之增多,老百姓的盼头也清晰明朗。
村民夏跃昆说:“从庄园开起来以后我就不用出去打工了,自己种的洋芋不用拉到街上买了,自己在这个庄园里面就销售掉。”
近年来,宣威市牢牢把握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6个传统火腿庄园,推动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民房变民宿。火石盆火腿庄园是其中之一,构建了“托管公司 龙头企业 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建设完成后,预计年均可实现优质火腿产量3600支,年销售收入900万元,可带动养殖户280户,户均养殖增收5000元。
接下来,东山镇火石盆村将持续借助宣威火腿庄园这个平台,采用“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以旅游休闲为形态,风土文化为灵魂,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扩大庄园建设和生猪养殖规模,从养好一头猪、做好一只腿开始,与“文化 民宿 餐饮 休闲娱乐”等农文旅全产业融合,带动人文旅游、乡村休闲、民宿餐饮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真正做到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实现以一业突破带动百业兴旺,将乡村资源转换成文旅资源,为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持续奏响高原特色产业致富曲。(记者:吴小学 陈磊 朱芸萱)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