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文化中国行丨长江之歌 金沙雅韵

发布时间:2024-10-28 08:07:43

  近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组成采访组,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省攀枝花市等地,围绕长江地标、人文艺术、考古历史、非遗风物、古城村落等内容,采访调研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长江文化育民惠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长江文化融入城乡建设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等,呈现长江文明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作用。

供图

  元谋故事 时间之歌

  元谋县元谋人博物馆里,立着一尊大型雕塑:一个怀抱婴儿的元谋人坐在地球上,基座是一组人类进化图浮雕,呈现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博物馆里有一面展览墙,墙上整齐陈列着600多颗古猿牙齿化石照片。元谋人博物馆馆长王珍珍介绍,如今,很多年轻人会到展览墙打卡。元谋人博物馆前身为元谋人陈列馆,最早成立于1985年,新馆于2010年对外开放。今年7月,博物馆开始闭馆改造,国庆期间短暂对外开放,7天迎来了2.6万人次观展。改造后,博物馆设施设备将焕然一新,优化更新展陈内容,还将拓展数字化、多媒体等表现形式,用更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历史。

  2021年,国家文物局部署开展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长江流域13省区市文物行政部门共同推进。元谋人博物馆也一直参与元谋和周边地区的文物保护,对来自乌东德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在水电站蓄水前,云南和四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淹没区的文物古迹。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州县相关文物部门,对水电站建设元谋段淹没区江边遗址、丙弄丙洪遗址、腊甸遗址共3万平方米范围进行文物抢救性发掘,出土完整及较完整器物3000余件,出土文物包括陶器、铜器、石器、骨器等。

  “文物会‘说话’。”王珍珍解释,“像拼图游戏一样,一点点拼接、粘连,必要时还得填补缺损的部位,使人们能看出它们原来长什么样。”2022年,元谋人博物馆工作人员开始参与这些文物的整理和修复。那些文物封存着的时间之歌,正通过颜色、纹饰、形状、薄厚等特征,为人们讲述元谋故事。

乌东德水电站元谋淹没区考古发掘出的文物。 记者 秦明豫 摄

  彝家古村 青春舞曲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迎接我们的是一场欢快的舞蹈。

  村落中心的广场上,一群头戴粉色绣帽、身着精致刺绣的蓝黑衣裤、脚穿绣花鞋的彝族老人,随着轻快的音乐打跳起舞。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每逢姊妹节、火把节、春节等节日,大家都会自发围在一起打跳。平地镇宣传文化中心主任王武安告诉记者,包括俚颇刺绣在内,迤沙拉村将省级非遗“谈经古乐”“羊皮鼓舞”等保护传承同群众喜闻乐见的展演相结合,不定期推出演出活动。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轻快欢乐的舞蹈、明亮鲜艳的服饰、雄浑有力的鼓点,受到游客热捧的打跳是攀枝花推进彝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缩影。2023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联合印发《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提出推动长江流域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提档升级,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素有“中国彝家第一村”之称的迤沙拉村毗邻金沙江,村庄的民居建筑群保存完好、古村文化底蕴厚重,随着当地不断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和文旅融合发展,迤沙拉村通过整体规划和打造,逐渐发展成“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四川省最美古村落”、乡村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在迤沙拉村,和传统非遗舞蹈交相辉映的是现代舞蹈的出现。

  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的梁家诚,2023年3月起挂职迤沙拉村第一书记。舞蹈编导专业出身的他,发挥自身特长,为村里编排了“《迤呀迤沙拉》情景演出”。梁家诚介绍:迤沙拉村有4个姓氏,每个姓氏的家族承担着不同的责任。纳家种地、张家酿酒、起家运输、毛家育人、情景演出将“苞谷子”“酿酒”“车轮子”“笔杆子”等主题串联起来,配以歌舞,生动演绎了古村“耕读传世”的文化精髓。

  年轻人带来新的思维、视角和形式,为古老村庄的文旅发展添上了几缕新鲜的活水。

 

白沙细乐师徒相授。 浙江日报记者 张孙超 摄

  玉龙佳音 白沙细乐

  玉龙雪山屹立在丽江市区北边,市区南边有一文一武两座山:文笔山和马鞍山。两座山之下,是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黄山镇长水村。当我们驱车进入长水村时,道路干净整洁,绿树掩映下,白墙黑瓦的纳西族传统民居为秋日带来古典的意境。长水村沿路的民居墙壁上,画满了有纳西文化特征的彩图,为村庄增色不少。

  一下车,记者就看到了木石结构的大门上挂着的匾额:白沙细乐研习中心。今年7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凛毅和家人将自家小院修缮一新,在“三坊一照壁”的纳西传统院落中搭建舞台,向游客推出白沙细乐展演。和凛毅说:“我们要让游客在建筑文化里感受非遗文化。”

  白沙细乐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时间最早出现在1253年,200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凛毅今年57岁,他20岁出头的儿子已是县级非遗传承人。

  “我一出生就听到这个音乐,12岁开始学习白沙细乐。”和凛毅说,白沙细乐一直有听三年,练三年的说法,没有固定乐谱,必须通过师徒相授的形式,通过长时间的教学方能传承。

  从父亲到自己,再到儿子和福成,白沙细乐已在和凛毅家传承了三代。

  白沙细乐传承艰难,一度面临没人愿意学、没人能学好的困境。“20世纪60年代整个丽江只有一位白沙细乐传承人。父亲生前一直说,白沙细乐绝不能丢。”父亲的嘱托,是和凛毅坚持近半个世纪的巨大动力。

  如今白沙细乐传承人接近有200人。和凛毅和长水村村民组建起乐队,先后受邀赴匈牙利、德国、斯洛伐克、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国家巡演,走进国家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音乐殿堂交流、演出。

  在小院一角,和凛毅父子为我们展示古乐“师徒相授”的过程。和凛毅手持竖笛,吹出一个乐音,儿子和福成怀抱传统弹弦乐器“苏古笃”,左手按弦,右手拇指拨弦,弹出相近的乐音。父与子以“乐音”交谈,转轴拨弦间达成默契。

  记者手记

  这次跟随“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采访组前往云南四川等地采访,是一场跨越漫漫时空的探索。在元谋人博物馆,采访组深入时间之中,去探寻远古人类留下的遗迹;沿着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采访组从元谋到攀枝花,到丽江,最后去到三江并流区域的腹地同乐村,在空间的转换中,感受山乡巨变。

  采访过程中,记者对村落保护和文化传承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在心里生发出新感触。记者发现,非常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非遗传承、传播的过程中。年轻人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思维方式、知识创新,挖掘出更适应当下社会审美和发展的新的表现方式。而当下一些创新的政策、理念的融入,也为传统文化的蝶变带来新生机、新气象。

  云报全媒体记者 黄立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