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笋尖上的乡村振兴:一根笋 带动一方富
近年来,盈江县支那乡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立足村情实际,依托资源禀赋,创新“党建 产业”模式,推动乡村产业链条升级,让一颗颗刺竹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富民的“金钥匙”。
党建引领,精准施策促发展
党建的红色旗帜飘扬在边境一线,不仅指引着前进的发展,更是振兴力量的源泉。作为典型的边境山区村,芦山村结合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刺竹笋产业。面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乡党委和村党总支主动作为,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资源整合、模式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及推动产业化转型等,芦山村刺竹笋加工项目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在乡党委和村党总支牵头、党员带头下,村民们转变传统观念,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形成了党委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村民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红色引擎”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绿色发展,生态优先护青山
目前,芦山村刺竹林共有13298亩,管护3800亩,约有100多户村民种植、管理刺竹笋。在推动刺竹笋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芦山村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通过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加强竹林管理等措施,共育共护生态竹林“聚宝盆”,“竹”力笋尖上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实现了刺竹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芦山村还注重生态资源功能发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优势,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打造特色傈僳民居、温泉度假区等项目,为乡村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增效益
为提升刺竹笋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助农增收,芦山村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一方面成立农产品加工厂,实现刺竹笋产业化生产,建立大数据平台,优化管理和销售流程。同时,乡党委和村党总支积极引导和支持,不仅组织技能培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还为企业、加工厂、农户“牵线搭桥”,使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芦山村通过打造刺竹笋、百年古树茶、草果等特色品牌、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强村民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截至目前,我们芦山村刺竹笋鲜笋产量共140吨,产值约53.5万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们刺竹笋厂实现了突破,已经成功试产干笋1吨,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扩大产量、稳步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谈及全村刺竹笋产业发展及对未来的憧憬,村党总支书记余春荣信心满满。
利益共享,富民增收笑开颜
党建赋能产业蓬勃发展,青山披翠间铺就富民之路。支那乡党委秉持“党建引领、产业富民”的理念,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党建 产业”发展模式,确保产业发展的甘霖滋养每一寸土地、惠及每一户村民。村民们不仅可以通过参与种植、管理刺竹笋获得稳定收益,还可以参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增加收入。此外,农产品加工厂的建成还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村民们在照顾家庭、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更有热情与责任感投入到守边护边的行列中,为构建边境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携手绘就出一幅边境绿美乡村的幸福画卷。(来源:盈江组工)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