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建立领导干部挂联学校工作机制——挂精挂准 真抓实干
镇沅县民族中学。 供图9月,在莘莘学子步入校园开启人生新篇章之际,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职业高级中学携手普洱学院为首届“3 4”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中本贯通班学生举行了“开学第一课”。这是普洱市首个“3 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项目的成果,也是普洱市实行“编外校长”机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硕果。
教育是普洱的民生之重,更是民生之痛。普洱地处西南边陲,长期以来经济底子较薄,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存在教育发展全链条薄弱、缺少优质学校引领、教育保障能力不足、城乡教育差距较大等问题。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普洱市围绕“领导干部当‘编外校长’,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建立领导干部挂联学校工作机制,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全覆盖挂联薄弱学校,担任“编外校长”,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全力推动普洱教育高质量发展。
挂精挂准“编外校长”
为从根本上解决挂联学校只挂优秀、不挂薄弱,只挂县城、不挂乡村,只“锦上添花”、不“雪中送炭”等问题,普洱市把解决学校发展最紧迫的问题、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作为重点,坚持党政同责,建立完善的党政领导抓教育制度,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聚焦普通高中和薄弱学校两个重点,按照一名市级领导挂联一所普通高中、一所薄弱学校的布局,建立党政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工作机制,由19名市级领导带头,挂钩19所普通高中、19所薄弱学校当好“编外校长”,带动393名县、乡领导,292名教育干部挂联634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真正做到挂精、挂准、挂在教育发展的点子上。
“编外校长”不能“边外”,更不能“见外”,关键要真正走进校园,干在一线。为此,普洱市着力把“三个三”工作法作为“编外校长”的工作重点。“三个三”即三个“清楚”:清楚薄弱学校基本情况、清楚学校发展的短板弱项、清楚学校发展潜力及发展重点;三个“共同”:共同研究推进管理制度建设、共同研究推进教学管理、共同研究推进校园安全;三个“关注”:关注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创建、关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关注县域云南省一级高完中晋级升等工作,推动“编外校长”蹲点调研、现场办公、定期走访,主动参与教学科研、开展推门听课、研究教学常规管理,以“解剖麻雀”和“抽丝剥茧”的方式帮助学校研究问题,解决难题,真正让“编外校长”参与学校办学管理、参与教育发展。
佩戴红领巾
挂真挂实“编外校长”
为压实“编外校长”工作责任,普洱市坚持完善“编外校长”工作体系,建立工作提醒机制,每年初根据年度教育发展重点工作任务,梳理各挂联学校发展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工作提醒函的方式印发给“编外校长”,要求市级“编外校长”在春、秋两季学期开学时到校实地指导具体工作,与教师学生开展座谈、参与教学科研、开展推门听课、研究教学常规管理,每年教师节前后到校上一堂思政课,每年要结合实际帮助解决1至2项实事,找准“编外校长”年度工作要点,让“编外校长”挂真挂实、真作真为。
“我们将‘编外校长’落实工作情况纳入重要事项汇报研究范畴,明确市级‘编外校长’每学期末向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提交工作情况报告,每年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汇报挂联工作情况,倒逼工作责任落实,形成有计划、有要点、有安排、有督促、有落实、有反馈的工作闭环机制,确保真挂、实挂、挂出成效,以‘编外校长’工作机制全力解决学校存在的短板弱项,推动普洱教育高质量发展。”普洱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通过落实“编外校长”机制,普洱市各级“编外校长”聚焦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学校,研究解决教育方面急难愁盼问题1000余个;协调企业、有关部门筹措资金1400余万元,帮助学校解决办学软件、硬件方面的困难;帮助5所学校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方案;协调推动澜沧县职中国际化办学进程;推动澜沧县职中2024年实现中本贯通衔接“3 4”招生;推动思茅区逸夫中学搭建劝学保学工作机制等制度,提高挂联学校保学工作成效与校园管理水平;帮助协调资金,解决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小博士幼儿园钻洞小山丘项目资金缺口,改善办学条件。
如今,从校园规章制度的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师生安全的保障、教学质量的提升,普洱市“编外校长”的工作触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辐射引领作用,推动全市教育发展取得了新成效,教育公平和教学质量迈上了新台阶。2023年,普洱市共完成11所幼儿园、8所小学新建改扩建,新增学位1.4万个;推动4所幼儿园、3所高中顺利晋级升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0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7.1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2.21%,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普洱教育的信心逐步回升。
云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高玥 本报记者 胡梅君
点评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是各地党政领导干部担任“编外校长”的首要任务,更是对其能力和作风的一次考验。普洱市提出“编外校长”“三个三”工作法,有针对性地指导“编外校长”开展工作,让“编外校长”能够真正深度参与学校办学管理,切实解决好广大师生和家长反映强烈的瓶颈问题,让挂真挂实、真作真为成为推动普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心剂。
迪庆州用好“编外校长”机制——打破藩篱 激发动力
香格里拉职业学院。
10月,香格里拉职业学院绿草如茵,与远处的雪山交相辉映。篮球场边,施工机器发出轰鸣声。“看来这里要变样了!”同学们纷纷议论。
大三学生李焘告诉记者,自己在校读书这两年,身边环境一直在变化。“变化有多大?”记者问。“供水顺畅了、暖气都进食堂了,更暖心的是,我们每年1000元的寒衣补助也发下来了。”李焘满脸喜悦。
2023年6月,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各族人民群众的期盼中,香格里拉职业学院挂牌成立,标志着迪庆州高等教育实现零的突破。如何办好第一所“家门口”的大学?迪庆建立的“编外校长”与学校一对一、点对点等制度与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
迪庆州充分运用好“编外校长”工作机制,党政领导全覆盖挂职学校,把脉问诊教育难题、协调解决难点堵点。在香格里拉职业学院,“编外校长”到学校同老师沟通、与学生交流,抓住关键环节,聚焦重点领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传导压力,落实责任。针对高校帮扶、校企合作、供水供暖等问题,召开专题会,架起沟通“立交桥”,形成督办清单,一项项抓落实。与云南民族大学达成全面帮扶协议、与43个企事业单位达成战略合作,用水困难问题得到解决、供暖项目稳步推进……“编外校长”与学校同题共答,统筹推进,惠及全校三年制专科学生的寒衣补助、迪庆籍学生免收学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等政策也得到了落实。
“编外校长”通过实地察看、调研座谈、走访记录等形式,充分了解掌握并认真分析挂联学校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情况,借助省内外优质资源,强化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发挥好“大思政课”育人作用,通过领导干部上讲堂、为挂联学校讲党课等形式,带动引领学校教职工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共同找缺口、强弱项、补短板。
调研73次、讲授思政课46次、解决问题40个、筹措经费88万元……截至今年8月,迪庆州各级“编外校长”聚焦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学校现状,以点带面形成辐射引领,推动全州教育发展取得新成效。按照“五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办教育”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了《迪庆州厅级领导干部挂联学校工作方案》,迪庆州37名厅级领导干部与各中小学校进行一对一挂联,深入各个学校看现状、摸症结、找堵点,推动迪庆教育工作有落实、有突破、有提升。
“学校充分发挥‘编外校长’机制,更加注重内涵建设,致力于教师专业素质提升。通过培训学习,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高。”香格里拉职业学院教师孙孝梅说,“编外校长”机制实行以来,学校教学条件、学生生活环境不断改善,老师可以放心地教、学生可以安心地学。
民族舞课间操。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挂联领导干部加强对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不断提升党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深入了解学校发展状况,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为挂联学校党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不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采访中,记者走进迪庆各级学校校园,一幅幅民族团结进步墙画令人印象深刻,一首首歌曲热情欢快,一项项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处处展现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结合实际,迪庆州各“编外校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动挂联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树牢校园“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基础。通过指导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今,虎跳峡镇小学、迪庆州民族中学、迪庆州幼儿园、维西县攀天阁中心完小、德钦中学等14所中小学已成功创建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越来越多的学校聚焦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学科融合、主题活动,积极投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迪庆校园绽放。
云报全媒体记者 张帆
点评
领导干部能不能胜任“编外校长”,就看是否主动融入学校发展实际,真正把自己摆进去。迪庆州各“编外校长”上任以来,不是简单做动员、提要求,而是坚定以主人翁姿态融入学校教育工作实践中,纷纷下沉到学校,深入调研找问题、出谋划策想办法、真金白银出实招,努力提升学校关键办学指标,增强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