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村BA代言我的村③】“沼气第一村”奏响幸福凯歌

发布时间:2024-09-26 14:11:20

原标题:【村BA代言我的村③】“沼气第一村”奏响幸福凯歌

开栏语

一颗球,点燃一座城

一场“村BA”, 打出和美乡村精气神

一座篮球场,变成“农”味十足的带货场

四川省第二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 (村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开展,来自全省11支乡镇球队在乡村院坝、田间地头“篮下对决”。

聚焦乡村宜居宜业新变化,关注农村乡风文明新风尚,即日起,四川新闻网推出《村BA代言我的村》系列报道,将镜头与闪光聚焦新时代村里的年轻人。他们成为这场赛事的主角,他们化身为村里的“代言人”,他们就是全场的MVP!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刘佳慧

我是遂宁市安居区海龙凯歌队队员卢航,我的家乡海龙村有一个响当当的“国家级”头衔——“中国沼气能源革命第一村”。

从天空俯瞰,广袤的田野生机勃勃,平整的田块宛如棋盘,阡陌纵横;错落有致、青瓦白墙的农户庭院点缀其中,一条条蜿蜒的村道整洁通畅……如今的海龙村,“背靠”青山,“头枕”碧水,山花烂漫,绿意盎然。

可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她却是另一副模样。“交通闭塞”“水利不通”“偏僻”一度成为她的代名词,全村没有一个规模化产业的“窘迫”,让我们不知该如何发展。

听老一辈的村里人说,在上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缺柴少煤的问题,我们村曾大力发展石沼气池,发起了农村地区的“能源革命”,从而名声大噪,吸引了全国各地代表团来取经学习。

然而,随着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的普遍运用,沼气产量不稳等短板显现,以及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我们村上百口沼气池逐渐被弃用,淡出大家视野,甚至遗忘……

“要发展,该走哪条路?”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不能坐以待毙了,村上的熊书记和村干部们马不停蹄地奔走市内外几个乡村振兴先行村。回来后,结合外出参观考察得到的启发,大家思路统一——抱团发展,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海龙村新貌

我还记得那天是2018年7月的一天,村上召开了村民大会。那天天气可热了,但村里却更“热”,好多年没这么热闹过了——老院坝的古树下坐满了村民,不少还是从省内外打工的工地赶回来的。熊书记在会上说,让大家把土地都流转到联合社,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建标准化农田,搞科学种植。

“这条新路子是条好路子!”“承包地不再荒起了,还能入股分红,我在外面打工就放心了。”村里人大多觉得这是件好事,可还是有固执的叔叔们不愿意加入,经过村干部们三番两次,苦口婆心地劝说,这些人才渐渐松了口。唉,要发展还真是难……

乡村要振兴,当然不能走“独木桥”。2020年,联合社发展得越来越好时,村上又提出,要打造“中国沼气博览园”,修建中国沼气陈列馆。隔壁刘大叔第一个提出反对,沼气都不用了做什么博览园?没有人也没有钱咋个做?

熊书记耐心地给我们解释,现在都在说“乡村 旅游”,我们的沼气虽然没有跟上时代,但这也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需要大家去记住,也需要有个承载地,让大家留得住乡愁。“如果我们在这里打造一个70年代的生活场景,不仅可以吸引60、70年代的人回来看看,也能让80、90年代的人们更了解我们。岂不是一举两得?”

有了联合社成功的先例,这次我们更有信心了。

与此同时,村上又有了新点子——提出打造“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事实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2022年,“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迎来开园,场面十分火爆,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近3年的时间里,我们村在农业、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项目达20多个,“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家乡“火”了,也传到了外出务工的乡亲们耳朵里,吸引大家返乡创业,大伙儿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从一家的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务工,到卖点山货、小吃,不少村里人支起了小摊儿,“哪怕是工作日,游客都多得很。”乡亲们直言,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

在一片片被夕阳染红的球场上,我踏入村BA赛场,为胸前印着“海龙凯歌”名字的球衣奔跑。听着场外响起的欢呼声,我仿佛再度看见曾经因沼气而兴的海龙,如今搭载着农文旅融合“列车”,在乡村振兴大道上奏响嘹亮的幸福凯歌。(视频素材由受访者提供)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